第368页

兴唐[校对版] 午后方晴 1851 字 2023-03-15

就是这种史书上记载的船,远非倭国那种能乘一百来人的小海船。

技术还是唐朝第一,在做改进,可改进的时间不长,许多地方还脱不了大食与南海船的模式,也设了一些橹桨,只是起辅助作用,不能作为船舶的动力。除了一些小船灵活机动外,象这种大船依然以风帆为动力,也没有李威所想的十几节的海速,尽管出现了主帆加两个能装卸的侧帆配置,船速不是很快,又必须借助季风与洋流。

这是耽搁时间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此行十分艰苦,天气炎热,尽管也学习了大食人,还有李威嘱咐,设了一些密封仓储备食物,甚至嘱咐了多带柑橘,补充维生素,然而海上时有飓风大浪,到了南海,天气炎热,水土不服,还有越往南去,毒虫又多,当地土著人又十分野蛮,因此一边交易一边与天斗,与人斗。

第三个原因,就是规划航道,李威那张海图画得很不标准,这一行尽量将航道标注出来,以及标准出更多的岛屿与海峡、洋流、季风。这一来,更耽搁了速度。

第四个原因,开柘新地,按照李威所选的去登陆了,吕宋群岛有很多岛屿,七八千个,大的岛屿无非就是棉兰岛与吕宋岛,比较好找,登陆地点选在东南角,也看了一下地形,中央高四周地的地形,东南一带倒是很平坦,抛去天气炎热外,确实适宜开耕。但同样有一些土著人,既然开柘,那么不客气了,这一点防止太子反感,一笔带过,没有多说。这才留下一些部曲看守着这些土著人继续开耕外,返了回来。吃的苦多,收获也颇丰的,有的是激战强抢来的,有的部族比较开化,搭成了交易,另外一个收获,在棉兰岛无意发现了一个铁矿,带的工匠不是很内行,可隐隐感到这个铁矿产铁颇丰。

到达苏州后,一部分货物就地便卖,一部分交纳税务后,卸到江船上,驶上扬州,甚至有一部分准备带到两京出售。另外就是听闻两渠用费颇巨,再次向朝廷捐纳十万缗钱资助。

倒不是一趟航海就有这么多收益,收获虽丰,只能说是将造船的本钱以及损失赚了回来,也不可能一艘船会获利几千几万缗钱的。这个十万缗钱,最少一半是今年糖与盐的获利。

这样做,李威别有用意,不这样做,不震撼,也不会引起更多的人贪婪。

但也不易,这才是真正的前人载树,后人乘凉,特别是耕地,虽说是沃野千里,大多数是热带雨林,想将它变成耕地,委实困难,不过温度高,种水果甘蔗以及水稻,收获会比中原更高产。

这个也不急,主要是开柘思维,现在唐朝只有三四千万人,不是三四亿人,对土地渴望还没有那么严重。即使逼得自己出逃,也有可能会需要两三年时间,有两三年的开柘,大约也成了半熟地。

带着几个妻妾到了内宫。

参拜完毕,李治很开心地将李潞抱起来。天伦之乐,还是有的,举在手中逗弄,但李潞很不争气,一下子尿起来,没有颜射,却射到脖子里面。武则天弯腰大笑。

这才象一家人嘛,李威心中想到。

不过这样的场景,普通人家会经常有之,但在皇室想寻,却难寻几次了。

李治换了衣服出来,也不气,继续乐呵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