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页

兴唐[校对版] 午后方晴 1310 字 2023-03-15

诏书下达。

但消息比诏书更快到达汴州。离洛阳近,本来就有许多地方是宗室的封地,所以消息来源灵通。哗啦啦一下子,所有逃户安排走了,刘不言带着衙役来搜捕,只交出极个别的逃户,还是感到无用的百姓搪塞一下,剩下的不知道。反正梁金柱无罪,你不能抓我们进大牢。也不敢抓。这点百姓逃户各州刺史肯定不满,再次上书。

李治看到各地奏报,差一点想说,朕生病了。

回避不了,只好在大朝时将这些情况说出来,让各位大臣群策群力。

朝中事务是宰相与各位官员处理,重要的事务是政事堂几位宰相商议,重大事务再交与皇帝决策。但一些久而未决的事务,在朝会上大家商议,或者一些进奏弹劾等等,也在朝会上提出。但不是每一天都有朝会的,皇帝吃得消,官员也吃不消。当然不朝也可以,晚年的李隆基就很少有朝会,国家也能运行,可天子容易耳目失聪,听到偏言。一个皇帝的朝会次数多少,不仅是一个表态,一个勤政的象征,也能听到更多的声音,与更完善的建议。李治早年时大多数是三天一小朝,九天一大朝,后来身体差了,朝会也渐渐少了。

所以这时候知人善用就显现出来,先后选拨了一些宰相,颇为称职,因此国家平静。

可就是这个难得的大朝会,居然朝堂上下鸦雀无声。

李治气得一拍桌子,说道:“朕失望啊,失望啊!”

还是有一些补救的方法,但是大臣皆不开口,有原因的,偏向放开逃户的,后果不敢承担。偏向严加百姓做逃户的,会得罪太子,会得到许多有权势的大户。所以就是有方法,也不说出来。

大臣还是不作声,这个命题太大,宁可你老人家失望啊失望,我也不说话。

李治又气愤地说:“难道你们这么多大臣,一个办法都没有?”

安静,很安静。

李治气得拿起玉玺,要往桌子上拍,武则天在帘后将他拉住,道:“陛下,慢慢说,此事关系重大,给大臣一个考虑机会,实在不行,散朝,过三天后再举行朝会,看诸位大臣有没有想出良策。”

“散朝。”

可三天后,再次大朝,还是没有人吭声。

李治本来脸色很苍白,气得就象白纸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