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页

兴唐[校对版] 午后方晴 1661 字 2023-03-15

再说时间也到了,论钦陵来了很久,眼看九月将了,十月来临,再不攻打,他们在野外,攻城更困难。因此通知了各种重卡,务必提高警戒。消息送到大拔斗谷没有多久,吐蕃人就到了。

第二天又是攻打,还是无果,这一回张桂东没有再害怕,甚至借着吐蕃人休息的功夫,跑到营墙上面,看着远处吐蕃的大营。

三次进攻无效,吐蕃人没有指望了,气极之下,拿着一根根旗杆子,上面挑着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妇女肚兜与亵衣,在不远处大声喊:“姚河李阿婆,鄯州王伯母,见敌不能斗,总由曹新妇、刘老妇。”

刘审礼一张脸气得象紫猪肝,其实鄯州一带已经有了一些议论声,这一次唐朝大军出征,汉将不及胡将。若不是太子勇敢,这一次汉将将整个汉人脸面丢光了,看一下曹怀舜,率八千人,都不敢攻打两千吐蕃士兵,生生失去了承风岭。但立即有百姓反驳,太子也不能算是纯正的汉人,他身上一半是鲜卑血脉。

一半没有,但最少有一小半,实际上李渊说祖上李虎是汉人,就这个都很让人怀疑的,自拓跋珪进入洛阳后,改汉姓,穿汉服,用汉礼,多少胡人改成了汉姓?没有办法考证了。若不是武则天的血缘洗一下,李威这身上估计一大半流着鲜卑人的血脉。

这个议论也刚起不久,有的汉人将领听到了,一个个羞愧以低下头。但有很多人不服的,象刘审礼与王孝杰就不是很服气。不是我们不立功,是太子只用胡人,不用我们汉人,怎么办?曹怀舜也不服,不是我不攻打,当时太子主要目标是夺下洪济桥与宛肃城,也没有一定说要夺下承风岭。万一牺牲过重,太子会不会追究?

只是因为李威是太子,一个个不好作声。

张桂东隐隐感到这是一个机会,问道:“刘尚书,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刘审礼也没有理他,虽是监军使,可刘审礼也是一个老臣,工部尚书,算是国家的副宰相级别,休说他是一个太监,就是太子见了他,大家还得相互尊重一番。

可是心中很是羞愧之极,冤枉之极。

但李威一时半会,却不知道后方这种流言。他在九曲所承受的压力更大。

无论论钦陵攻打大拔斗谷,或者石城山,皆不容易。就是从承风岭攻打河湟同样不容易,在翠山与铁堠子两处险上,他同样筑有两个关卡坚守。真不敌,黑齿常之与李谨行还能分兵前来增援。

难守的正是九曲。河西有黄河之险,可以渡河的地方依然不少。从南方,曲水军有一条大道通达洪济桥,曲水军又能从莫门道翻到大小榆谷,从大小榆谷进攻百谷城。这两条道路皆不是小道。除了这两条大道外,此地地势较为平坦,也有山陵,皆不高大,同样有数条小道。因此不得不又从百谷城到洪济桥方向修建了三个小石城,扼守在三条小道的要冲之上。

果然不出李威所料,吐蕃人从曲水军开始,发出大军。其实李威也没有认为这是论钦陵的真实意图。但吐蕃确实来了不少人,不小心,洪济桥与百谷城就会失守。一旦此两处失守,腹部变得单薄,从积石军到宛肃城的供给就能被切断,宛肃城也会随之失守。

于是兵来将挡,水来土屯。实际上真要是论钦陵在这里与他打消耗战,李威倒是求之不得的,甚至正中下怀。

让契苾明前往百谷城,自己防守洪济桥。这一分配道理同样很简单,百谷城是刚刚修建的,吐蕃修得不多,李威接手后,时间同样仓促,只修了城墙,连护城河也没有来得及挖。就是李威要去,其他将领也不会让他前去的。呆在洪济桥,若有一个万一,还可以顺利撤向宛肃城,再从宛肃城撤向积石军。这也是李谨行与契苾明所能容忍的底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