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页

兴唐[校对版] 午后方晴 1758 字 2023-03-15

青海早上起来,草地上结了厚厚的严霜,长安也渐渐冷了下来,终没有青海冷。

裴行俭这些天却在绞尽脑汁,在想。如何落实到细节上来,不亲自上战场不行的,可旁观者清,若是头脑睿智,反而比在战局里的论赞婆与李威更能清楚地看到其中利弊。

这很有道理的,别看论钦陵与论赞婆说话时洒脱自如,比《楚留香传奇》里那个无花,还要洒脱。当真一时半刻想出来的?从逻些城出发,一路接到各种战报,然后在路上沉思了许久,这才看出那么多破绽。

裴行俭直觉告诉他有地方不对,就是没有想出来。这一天到了吏部,李威在洪济大捷的捷报又到了京城。实际上没有那么急表功,主是安抚一下大臣的心,若是一点战果也没有,又要说话了,花了这么多钱,派了这么多人,不是让你旅游的。

许多官员说不错,不错,这一战加上契苾明在百谷城击毙的敌人,或毙或俘,又要逼近三万。加上前段时间的,六万都超过。仅凭这个战绩,已能算是大捷,值得朝廷花费与出动这么多大军。再说,还在打呢,说不定过一段时间,又会有佳音传来。

裴行俭却更加嗅到一种危险的味道。

论钦陵的便宜那么好捡的?

官员还在议论,有的就谈了各人的战功,太子当排第一,可这个不好,太子赏无可赏,是抢部下功劳,这句话是开玩笑的。然后就是李谨行与契苾明,但谁的功劳大,有官员在争执。其后到黑齿常之,这个倒没有什么争执。然后往下排,开始叹气了,怎么全是胡人蕃人在立功,几员汉人主将呢?

裴行俭汗毛立了起来,终于醒悟过来。太子不但多用胡将,连兵也多用胡兵。不是太子排挤汉人,几个汉将,皆一无是处,没有办法用。受了演义影响,裁培很久的薛讷都让他失望了。兵亦是如此,党项兵与契苾明的部下,一在凉州,一在西倾山,对这里气候适应。要么就是刘仁轨原来的青海兵,在青海很长时间,刘仁轨又亲自练军,也可用。要么就是从唐朝大军挑一些精锐部队。这样些人才能冲锋陷阵,其他的人顶多打顺风仗时让他们过一下手,熟悉一下。换自己,也是这种用人方法,很明智的用兵用将方法。

但这次朝廷派出的大佬太多,心中未必服气。论钦陵会放过这个机会不利用?最可怕的两条,第一条太子还将刘审礼放在大拔斗谷,这一南一北多远?最远的百谷城不算,洪济桥到积石军一百四五十里路,积石军到廓州一百八十里路,廓州到鄯城二百八十里路,从鄯城到大拔斗谷,又有近三百里路。

而且这条道十分难走,有的越过高山,有的渡过急河。用最快的马也得三天才能将消息送达。

如果李威让黑齿常之,或者李谨行,那一个驻守大拨斗谷,都不会出事,可偏偏用了刘审礼与王孝杰。或者用守在北湟道直接向西通达龙夷城的绥戎峡口令狐智冲,或者用守在河源军的娄师德。因为官位稍小,还能安份守己的听从指挥,不贪这个功,安心守营。

况且还有一个太监呢,这个太监偏偏跑到大拔斗军营里面。

“天大的漏洞啊!”

“裴侍郎,你说什么天大的漏洞?”几位官员奇怪地问他。

当然,不能说,皆是大佬,还没有做下,随便说出有诽谤之嫌,立即回府,写信,写完了让儿子抄,让妻子抄,让小妾抄,自己也在抄,抄了十几份,将其中利害关系,说了出来,立即派人昼夜不停,送往青海,包括刘审礼,他们皆一人一份。自己别上当了,弄不好,论钦陵就要从你们身上打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