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页

兴唐[校对版] 午后方晴 1122 字 2023-03-15

当地的气候倒是适合,至少海拨没有吐蕃高原那么高,许多地区有水源,盆地,皆可以种植瓜果庄稼,但有一个首要的条件,必须要很长时间的稳定,至少能稳定在二十年,朝廷一直对西域进行着强力的控制。然后呢,这二十年中,国内没有反对的声音。

当然,移出来,是一件大功,能真正地将这一片地区化为唐朝所有,并且能多少解决一些国内田地紧张的局势。

可现在想,还是太遥远。

辽东更是如此。

至于漠北,李威无可奈何了,得要种一些东西吧。漠北种什么呢?只能分而化之。

简短地交流几句,不那么尴尬了,武则天才进入话题,这也是一种节奏感。对儿子,可不能象对上官婉儿,那样粗暴了。但武则天的一些做法,也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李威。

所以这一次一进城,就用了最粗暴的方式,不但粗暴,恫吓,抵毁,分化,等手段一起使出来。对象的等级比上官婉儿更高,直接是各位宰相。这也是一种简单的驭人方式。

原来肯定不懂的,一步步逼,会了一些。

武则天没有问,率兵入城,也没有问他责难裴炎,当然,心中不悦。而且有一个很好的理由,我倒郝处俊,是他对我敌意太浓,裴炎对你敌意也没有那么浓。但毕竟倒了儿子手下一员大将。

因此,问道:“是何人想继续谋害你?”

“母后,肯定有此事,不然儿臣不会当着那么多官员百姓,立下如此毒誓。”

“本宫相信,那么此人是谁呢?”

这个能告诉你么?

道:“母后,不用多久,你便知。请顺便替儿臣向父皇转告一句,因情况紧急,儿臣做的事很违制度。请父皇看在儿臣为朝廷总算立了一些功劳的份上,宽恕儿臣。”

制定这个计划,有几个难点。

第一个难点,上阳宫的修建替李威解决,若是李治在皇宫,与东宫只是一墙之隔,那个就麻烦了。李治断然不会容忍他将五百悍卒带到东宫的。想带,只有鱼死网破。

但居在上阳宫,从外城,经过四方馆与皇城,粮仓,才能到上阳宫。或者从庞大的皇宫,冲进上阳宫。加上只有五百人,是一个微妙的数字。因此,在父亲能容忍的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