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页

兴唐[校对版] 午后方晴 1631 字 2023-03-15

“你勿用谦虚,对,朕当嘉奖之,错,朕也要评批于你。”

“是。”

“既然你说出来,朕今天嘉你之美,各处皇宫行宫中的所有宫婢者,以及内外教坊年四十以上,无职在身,全部释放回家团聚。”

武则天说了一句,你儿子在做好事,陛下,你不能让儿子风头抢过去。因此李治立即同意下来。

这又是一项善政,一放,那可不是少人,最少几千名宫娥得以回家,不用在皇宫老死。

诸臣一起称善。

只有刘仁轨裴行俭几人眼睛很是明亮,其实论傀儡,现在的太上皇才是真正的傀儡。幸好啊幸好,陛下登基来得及时,不然再往后几年内,朝堂真的成为皇后的天下。

等到诸臣颂歌说完后,李威又说道:“前几天倭国使者拜见于我,新罗不恭,杀害倭国使者,朝廷也不可不理,我想出了一个主意。略略有争议之处,但能为国家带来巨大的利益。不过今天时间有限,我已经与刘相公交谈过。明天诸卿可以与刘相公一议,看看有什么地区需要补充,或者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上书于太上皇,或者于我。”

大家很狐疑,一个个看着刘仁轨。

可是李威不给他们思考时间,又说第九件事:“我有一个想法,不是很清楚,若是一个百姓,饿得连饭都吃不上,穷得连基本御寒的粗劣之衣都没有的穿,会不会遵守礼制仁义?”

这一句问得突兀,各个大臣不能言。

又道:“前些天,胡应出使西方,带回来许多使者,父皇授其爵,我听到有议论之声。但我内心之处很是赞同的。不仅是传播我大唐文明于远夷,而且胡应带回来许多有用的东西。比如这个。”

拿出了一把黑麦的种子,让太监传给群臣观看。

一个个不认识。

李威解释道:“它叫黑麦,产量很低。但却有许多好处,大河与江淮种植不适合,对百姓来说也不划算。可适宜种植在高寒地区,对土壤要求同样不高。比如青海的大积石山,辽东的望建河(黑龙江)。产量是低,但还有一门好处,它的麦秸是一等一的牧草,能收鲜草近五十石,是普通牧场产草量的十到二十倍。”

这一解释,诸臣都明白了,再次窍窍私语。

但李威还是不满意,他最看重的是玉米与红薯、土豆。明朝引进过来的,普及速度慢,到了清朝才真正普及,这才使清朝养活了近四亿人口。也就是说明朝在载树,清朝在乘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