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页

兴唐[校对版] 午后方晴 1189 字 2023-03-15

青海诸将各有其职,不大好调动。就是那样,李谨行还好些,薛仁贵才是真正高龄。裴行俭前去西域,不知何时才能返回来。似乎是没有可靠的大将可以征用。放在以前无所谓的,经过李敬玄之败,李治也醒悟过来,不是每一个大臣都可以用来做三军主帅的。

“皇后的意思是……”到现在,李治依然称武则天为皇后,也说明他心多少有些不甘。

“臣妾有一个想法,朝廷可以办一个军务监,以及科举时,设立武举,招一些武贡生。”

“军务监,武举?”

武则天将自己想法说出来。

“这会不会有争议?”

“是为了国家,有争议又有何妨?”

“还是招诸相进来商议一下,”李治犹豫不决地说道。

“是,”武则天应了一声,对太监说道:“传诸相到上阳宫议事。”

几个宰相喊了进来,武则天说道:“青海一战,李敬玄之败,诚为可惜。”

诸位宰相面面相觑,不知道太后又将这件事翻出来有何用意。

“诸卿,再想一想,若是吐蕃、东西突厥同时用兵,国家有没有足够的主将之人?朝廷诸将已是青黄不接,因此,太上皇与本宫有一个想法,设一小监,请精通军务的大将传授青年将领军事知识,就是刘卿,也可以抽空传授。另外各地将领提拨,多用门荫,淹没了一些人才。所以在科举的同时,可以设一个武举,考弓马箭术以及武略,纳入军务监中,与一些有功将士受训,为国家储备更多的将领。这也是太宗皇帝说的备武之道。诸卿意下如何?”

说完了心中暗笑。自己提出来的意见,裴炎他们不敢不同意的。刘仁轨他们同样也会同意,不但是备武,这也是破格替朝廷招纳人才,是儿子说法的延伸。但建议是自己公开提出来的,以后这些将领无疑是等于受到自己的恩惠!

刘仁轨懵然不知,他还没有听到裴行俭带来的消息,自然不知道武则天这个主意的出处,似乎是一个好主意,但不能是好主意自己就会立即同意,关健太后这个主意背后又包含着什么意思?

裴炎与薛元超等人已经伏下,说道:“两位圣上此策甚妙,臣等附议。”

刘仁轨不好再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