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页

兴唐[校对版] 午后方晴 1457 字 2023-03-15

“可是陛下却在青海……”郭正一不解地道。

“青海那是不同的,党项人反叛吐蕃,已为吐蕃所不容。就是这样,陛下还多移中原贫困百姓,将士家属前往青海,稀释党项人的比例。然后又用联姻等方式拉拢。再说南诏,陛下是如何做的,只是设了一些草市,让他们主动交易,互补长短,减少争执。但也没有让这些部族一统,分而化之,使其力量不会强大。不会强大,就只能会永远臣服我朝。一旦强大了,裴相公,可想过后果,吐蕃能背叛,为什么党项与南诏不能背叛?非我族类……”

虽然武则天是汉人,刘仁轨碍于李唐的血脉,没有将其心必异说出来,可意思,几人皆能听得懂。

“刘相公,我却听不懂了,陛下再三说,用诚待胡,既然防之,何来诚可言?”

刘仁轨想给裴炎一个大耳刮子,那个以诚待胡,是为了安抚胡人、番人、夷人的,安抚是软的策略。预防与军事镇压是硬的策略。软硬兼逼,才是真正的王道。难道说了以诚待胡,就不预防了吗?

“裴相公,道理你是懂的,何必揭破!陛下多次说你是一个可怕的伪君子,你自辨说,我是赤子之心,任由陛下说去。可我就没有看出,你的赤子之心在何处?”

“是不是赤子之心,史书会铭载。但是我绝不会做出推选李敬玄假公济私,公报私仇之事。”

“某一生为朝廷立下多少功劳,史书会铭载的。倒是你,某不知道你安的什么心。公报私仇?你有没有资格说出这句话!”

“二卿,别争议了。此事也不急,各位再商议一遍,商议妥善后,再表告天下。本宫说另一件事,关于军务监与武举,刚才裴卿说得很有道理的。本宫却听到另一件事,陛下在东宫里说,可以用糊名制度应试。本宫觉得很有道理,不但是武举,正常的科举,也可以用此策,替朝廷公平的招纳更多的有用人士,进入仕途,治理天下。”

裴炎皱了皱眉头,心想,太后,最好不要说啊。自己都说得那么清楚了,按照自己刚才所说的去做,不但争议会少,还能替你拉拢到各多的精英。为什么非要将糊名制度说出来呢?军务监与武举,是你公开提出来的,刘仁轨这些人肯定不出替你出头,不是让我为难么?

刘仁轨闭起眼睛。

糊名制度是善政,却又是一个烫嘴的面粥,不大好吃的。

武则天在帘后扫了一眼,又说道:“待胡的事宜,裴卿就依陛下之言,多出一些力。不过刘卿久在军旅,对这些蛮人、夷人、胡人比较熟悉,也要参预一下。这是为了国家,本宫不希望你们为了争执,贻误国事。但是军务监与武举,诸卿当中,只有刘卿,你是熟悉军务。因此本宫交给你处理,还有这个糊名制度,择日你拟一道条陈,递给太上皇与本宫。”

一句很轻巧的话,就将这个烫手的山芋,重新踢给了刘仁轨与李威。最大的好处,却让武则天与裴炎得到了。

裴炎一听大喜过望,立即伏下说道:“太后英明,此事刘相公乃是不二的人选。”

第496章 为问花何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