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页

兴唐[校对版] 午后方晴 3032 字 2023-03-15

不仅与父母亲,也将几位宰相喊了过来。

同时,还带了一些小东西进入上阳宫。

协议的事没有说,但几位宰相知道,倭国使者离开洛阳,又回倭国了,大约协商好了。在某些人,比如崔知温心中,十分赞成的,不管倭国与新罗如何,眼下唐朝的事太多了,先得了钱再说。

几位宰相到来,李威先说了金银的事,道:“我朝货币有许多弊端,特别是布帛做为税务,每年都有许多浪费。可是不用帛,钱又不够。多年以前,我与母后就提过,想做金银为币,辅助货币,减少浪费,弥补货币的不足,而且贵重,携带又十分方便。但母后说了一句很睿智的话,金银很少,百姓很难认识。连铜币都有民间私铸,屡禁不止,况且更贵重的金银币。”

“太后所言乃是至理啊,”薛元超立即说道。

对薛元超,李威不痛恨,这个人很软弱,一恫吓就成了过街的老鼠,另外怀中揣着一份大单,也有底气。从容说道:“但自航海业开始之后,我朝多为输出国,金银始多,用作器皿,同样是一种浪费。所以儿臣有一个想法,发放薪禄时,用部分金银代替,一些偏远地区,粮帛作税贡交,有时候朝廷所得不够运费支出的,也可以用金银代替。同时,替金银将价位定夺下来。儿臣想,一两银作价一千两百文钱,一两金作价六千文钱。”

简短的一句话,却包含了很多东西。

想要金银成为正式货币很难。但最少让它最大限度地流通,这一来一去,再多的金银,也不足朝廷的用度,那么金银就流通起来。一流通起来,认识的人也就多起来,渐渐地能从官方到民间演变。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任何强迫。流通也是稳定兑价的前提,现在的金银价十分混乱,高时金一两能值八千多文,低仅五千文,银高时能达到两千文,低时一千文不足。各地价格也不一样,比如三港,因为得的多,价就低,偏远重首饰的地区,价就高。

用途也是多首饰与器皿,纯金银的形状也不一样,有饼子,有锭,有叶子,有条子,还有不规则状。想要兑钱,必须到柜坊,这是专业人士,看一看成色,试一试轻重,敲一敲声音,再咬一咬软硬,就知识成色有多纯了,再根据成色,兑现成铜钱。

其实有的大宗交易,已经悄悄在用金银代替,方便,又不显眼。但不是主流,比如买一块胡饼,价只值一文钱,甚至一文钱两个,拿一锭五六两重的金子,饼夫怎么找给你?就是有的找,万一碰到西贝货怎么办?咱不卖行么?

魏同玄说道:“有很多弊端……”

不是反对,是有许多弊端,虽然这个手段已经温和得不能再温和。比如一点,太贵,民间流通不易。还有,有许多利益的瓜葛。开设柜枋,多是各大家族与各个有势力的富商,每年通过操纵兑价,都能给他们带来许多收益。

李威徐而说道:“我知道,此乃为大宗交易做准备的,民间也不是不能流通,化得薄与小,同样可以交易。而且越小越薄,金银越不容是铁作伪。毕竟比它软的金属不多,有它软度,也没有它的亮度。也不是立即流通……再说利益的纠纷,看似是有,但长远却是共赢,流通得越多,兑换的也越多,标准定了下来,他们得利是少,可量一多,收益反而能增涨起来。因此,看待事物,不能只看弊的一面,要看到它积极性一面。秦用严法,而得天下。然又以严法失天下。汉于是宽松法纪,再度得天下,东汉因此又失于天下。于是自三国后,两大贤相诸葛亮与王猛,用法都很刚猛,正是因为时与时不同而。比如人穿衣服,冬天衣服穿得厚,夏天衣服穿得单薄,要与时俱进,这才是国家长久之道。可每一个变革,都会有利益的纠纷。这要看其中的得与失,比如这个……”

将一个小箱子打开,里面放着一个事物,是一个简单的小天平。另外还有几个大小不等的砝码。

第529章 轻重

怀中一张大单,但不说服父母亲与这几个宰相,金银不能成为准货币之一,那么只能在各个柜坊阅现。本来从大食倭国南海天竺各国得到了许多金银,对价格冲击很大了。再加上这张大单的冲击,金银价能泛滥成灾,甚至引起灾难。依然会获利,可十分小,一小又有许多人反对,这项交易就不得不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