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页

兴唐[校对版] 午后方晴 1849 字 2023-03-15

“那个放海……”

李威心中冷笑,自己在郑家说得很清楚,这是一条出路,以前唐朝封关封海,没有办法,只好在国内吞并,后来放了一放,虽然苦一点,可是这些名门世家有许多资源,扩张起来比任何人都容易的。那么多的地方,任由他们扩张,这一次再放松政策,人员,船舶数量,武器配给,但结果呢?锅里的肯定想要,碗里的继续不放,并且盯着锅里的一大堆美食,还只想拨出一根汗毛来换取。

看到战争迅速结束了,倭国又暗中交易,使朝廷得到大笔钱帛,不仅父亲想要封禅,甚至还拿出钱来赎部曲了,知道手中的牌面,原来什么都不是,这才着急!

将书掩上,说道:“楚儿,当初你嫁入东宫,我就对你说过,而且母后那一天与我的对话,你也听过。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这才是华夏千百年来的妇德。我不想你替我做什么,可你们家族的事务,你也不能带入东宫。”

“臣妾,臣妾……”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不错,那是我的承诺。但承诺,也要看双方的诚意。你们家族,包括其他几大家族,虽是名门世家,可最终要依附于这个国家,不付出,只想回报。这个国家不欠你们几大家族的,这个国家百姓更不欠你们几大家族的。”

“陛下,我们郑家没有说什么,是其余几大家族有些误会的想法。臣妾的祖父大人,在家中也焦急,怒其不争,可是……”

“好,那么你替我代一句话给他们,让他们游说,朝堂上的局势,他们一个个很清楚,能说动父皇与母后,开放禁海,我会配合。否则,我不会冒着让许多大臣弹劾的风险,为一群挂着光环,内里却是一群……”想说吸血虫的,没有说出来,转了一下口风,说道:“春天举国用兵,国库紧张,大好的时机,他们没有把握。后果只好自负。”

“臣妾也觉得他们做得不好。”

“你能这样想,就对了。但也不是不好,他们很高,很傲,惯了的。去吧。”

拖到这时候,确实过了最佳的时机。若是春天,只要几大家族一呼应,正好国家缺少经济,他们在朝堂中没有多少大臣,可影响力非同小可,那时候就可以将禁海放开。但一个个在观望,当真李威不懂?

现在呢?父亲要封禅,自己说赎部曲,父亲是一种妥协,可也是一项善政,为封禅增加份量的。所以父亲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但放松海禁?以后肯定会同意,不会在这时候。无论有多少大臣上书,用什么手段,可一放,这时代必然会有不少人反对。是重商,重利,就是自己同意,父亲会不会同意?

但随着经济情况的好转,封禅似乎成为必然。

想法稍有些偏激。郑家联亲,同样是一种捆绑,某种意义上,以后李威也要代表郑家,甚至五姓七家的利益。这种联亲才有意义。这个意义非同小可的,不仅李威将获得强大力量的支持,五姓七家也会从中得到巨大的利益。不过李威也说得对,五家七姓清高,也使得这次联亲失去了许多重要的意义。

能量不小的,终于从民间,甚至朝堂上,开始有人鼓动朝廷要再次放海。可是到了关健时候,李治权衡了一下轻重,立即将这些奏折搁置不报,就当没有听到似的。然后眼巴巴地等着七月到来,若是风调雨顺的,国家又平安了,准备再次商议封禅。不能再拖下去了,那一群欧洲的使者还要返回呢。

就在这时候,却发生了一件事。然后封禅……成为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