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页

兴唐[校对版] 午后方晴 1698 字 2023-03-15

碧儿答道:“陛下,是在说青海呢,刚才徐芳仪说还没有到腊月,天就这么冷,野辞才人说青海到了冬天比这里更要冷,此时恐怕满山遍野皆飘起了鹅毛大雪。”

“是啊,哪里地高,所以冷。”

“那么吐蕃高原是不是还要冷?”

“是,不过哪里还不是最冷的地方,过了余吾洲(贝加尔湖北部地区,唐朝在此地设的一个羁縻州)往北,会更冷,再往北,许多地方积雪终年不化,即使是夏天到来,也比洛阳的冬天冷得多。”

“为什么啊?”郑宫楚好奇地问道。

“这是因为它们位于大地的两端,阳光不会直接照射过去,没有热气的原因。地势高之所以寒冷,是因为空气稀薄,不能阻止温度散发,所以也比平原寒冷。就象衣服一样,穿得厚实,就会暖和。”

“臣妾不懂。”

“不懂是很正常的……”说到这里,李威突然停下来,此次西方诸国来使,还有许多人仰慕唐朝的繁荣,留恋不愿离去,留了下来。另外就是传教士,也留下不少,他们要传教,另外还有一项任务,在替李威翻译西方的书籍。这个任务艰巨,但在这之前,他们必须与唐朝的一些读书人共同学习对方的语言与文字,这样才能准确地将各个书籍的意思,用汉字准备翻译过来。听说已经开始动工。

这会开阔国人的思想与见识。但不是西方这些科学知识都是好的,据他的记忆,古希腊文明,也有它的局限性。科学的高速发展,是在后来的欧洲。工业化的出现,给资本家们带来巨大的利润,也促进了科学的进一步发展。那时候清朝还自以为自己居于世界中央,泱泱大国,做着美梦没有醒……也就是说这些科学理论,同样很落后的。

自己能记得的一些知识面,也比古希腊的科学理论要先进得多。

在他看来,最实用的是数理化,地理历史也不错,但中国对这方面很有研究的,要么就是地质学,对此李威同样不懂。数量化也几乎忘记得差不多了,大约还能记得一些,相当于后世的高一高二的水平吧。

可就这水平,也遥遥领先于这个世界所有的人。

然而用什么名义将它写出来,还要使人能相信?并且也不好写的,比如内燃机的原理,初中时就开始学习,还有电学,在后世学习不奇怪,但在唐朝,将这些原理写出来,会不会很怪异?

于是又说道:“想不想明白更清楚?”

“想。”

“那么你拿笔过来。”

拿来纸笔,李威又拿来拿来一块木板,在炕上一边烤着火,一边用木板铺在自己膝盖上,画了简单的原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