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页

兴唐[校对版] 午后方晴 1434 字 2023-03-15

两部立即拨营而起,到了瓠卢泊(黑沙之南,呼和浩特东北)与窦义昭军队会合在一起。然后将老弱病残,体力羸弱的士兵留了下来,向黑沙急行而去。

这时,阿史德奴已经潜伏了整整两天两夜,这才悄悄摸下山顶,借助大草原上茫茫无边的深草一路狂奔,到了草原深处,打了一个忽哨,一匹马跃了出来,骑上马,回去禀报去了。

曹怀舜率领大军一路赶到黑沙,什么也没有看到,将这些突厥人喊来:“你们说人在这里吃酒作乐,人呢?”

“启禀将军,还在北边。”

再往前追击,依是什么也没有追到,眼看要到阴山了,这天夜晚十几个突厥人忽然跑了。这时候曹怀舜才意识上了当,下令撤退。唯一的收获,就是在路上遇到一支想投奔阿史那伏念的薛延陀部,将他们招降了。这也是一个很不好的信号,薛延陀部严格来说是铁勒人,与突厥人有着深仇大恨,但现在主动投奔,虽然部族少,却有着很不好的意味。

又犯下了一个错误,要中伏也中伏了,就要准备应战,保存体力,通知裴行俭接应。然而曹怀舜却没有,率领着军队,急行军,往关内撤退。到了长城北,人困马乏,才遇到了阿史德温博部,双方立即交战。不过此时阿史德温博主力军队正在吸引裴行俭的注意,不敢大规模的交战,只是将道路隔了一下,继续将曹怀舜军队逼向东南横水方向,立即撤了回去。

曹怀舜此时也没有了当初的勇气与信心,再次逃窜,人更困马更乏!跑到了横水,阿史德温博杀招露了出来。一步步地精心安排,将曹怀舜军队引出来,主力拖住代州唐朝主力大军。让阿史那仗念埋伏在横水曹怀舜的归路上。看到唐朝军队撤下来,阿史那仗念率军发起了进攻。

曹怀舜与窦义昭,李文暕、刘敬同四军合为方阵,且战且行。战了一天后,第二天阿史那伏念乘风进击,本来不至于输得很惨的,找一个适合的地形,拖上一拖,裴行俭必然会派军队前来救援。也许此时裴行俭已经知道,刻意没有救,也许没有知道。但看到求救信后,无论裴行俭什么样的想法,也必然派军援助。然而曹怀舜不但没有求救,也没有防守,只顾逃跑。阿史那伏念借助风势,全军一起出动,曹怀舜看到这个情形,丢下军队不管,带着手下的亲信,开始第一个逃窜起来。

主帅第一个逃跑,唐朝军队大溃。

横水一战,唐军死伤几达万人。还是阿史那伏念受了唐朝不少的恩惠,心中反意一直不太坚决,留了一个后手,看到大败唐军后,主动下令停下进攻,否则唐军会输得更惨。

天色也晚了下来,阿史那伏念没有再进攻。曹怀舜聚集了散兵,可这时候也被阿史那仗念围困了。只好收敛了军中的金帛,派了使者,带着所有金帛,贿赂阿史那伏念,杀牛为盟,与其约和而还。也打胜了,又得了大量的金帛,还保存了军队实力。后面也是阿史那伏念没有死战的原因。虽然他让阿史德温博捧抬起来,但威信超过阿史那泥熟匐,又惩于阿史那泥熟匐的下场,立即聚招了属于自己的一支军队。

阿史德温博也达到了他的目标。

自唐立国以来,唐朝军队百战百胜,打得突厥人心寒了。就象在黑山,为什么兵力比裴行俭多,战斗力也并不差,还全是骑兵,就是不敢出击?正是因为心寒,各部害怕。然而这一战,继吐蕃大非川之败后,第二次打破唐朝军队百战百胜的神话。让各部树立一个信心,象征意义远比结果更重要。

消息反馈到了唐朝。

李治打脸了。

本来军事,他登基之初,是李绩出谋划策,后来李绩死了,大非川惨败了。可有人懂,无论裴行俭,或者刘仁轨,或者他的儿子。不及李绩,但比他这个外行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