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页

兴唐[校对版] 午后方晴 1480 字 2023-03-15

此次出征,兵力不会少,唐朝的数万军队,加上突厥人的,吐火罗人的与河中地区的,甚至再加上波斯义军配合。

然而消耗从哪儿来?难道从长安调来,长安百姓还没有粮食吃呢。

这是取自于波斯。

中国的冬小麦就是从波斯传过去的,到了夏初,波斯春小麦就收割了。在之前,还有谋夫等城内的粮食,提供支援。但有缺点,到了夏天,失去了天时,气候对大食人有利。所以王晙要兵贵神速,反正谋夫等城内有大量粮食,不愁供给。可是李威不能仅考虑天时,还要考虑整个大局。

碎叶移民没有安定下来,他就不能出兵。

况且方方面面没有准备好,拜占庭人的音讯,河中与吐火罗士兵的初步训练。以及斥候带来更细致的消息。

要么锉兵钝师,那也不存在的,没有交战,何来锉兵之说。

不能对波善活言明,搪塞道:“你再看这一段,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但为什么有许多战例,明明是士兵少的一方,却主动出击,还取得以少胜多的战例?因为有将帅的智谋,士兵的士气,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士兵数量虽少,质量却胜过了敌人的五倍,所以才主动作战。可是敌人强大,将帅智谋,这时候以少击多,无疑又是以卵击石了。再看这一段,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败也。首先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而为什么史上多次出现空城计、破釜沉舟与背水一战?空城计是知道对方多疑,偶尔在特殊的时间与地点下使用,能见奇效。如果对方比自己更聪明,或者是一个木讷的莽夫,反而是抱石头砸自己的脚。破釜沉舟与背水一战,皆是将自己士兵逼上绝路,换取绝路逢生。若是激励不起自己的部属士气,或者对方防守严密,没有了粮食,没有了退路,士气反而很快跌落,那么灭亡起来更快。只要对方派一使者,全军就投降了。”

“因此这本书中又说道,水无常形,兵无常势。你自己慢慢揣摩。对了,我也安排好了你。”说着吩咐一番,又说道:“我再让朱穹与郑庆泽两名校尉一道随你到疾陵城。他们在军务监都学习了很长时间兵法,有不懂的可以向他们请教。回到缚喝城后,你也常到契苾将军大营中看一看,看他如何训练军队的。两相对比。”

有意载培这个小子,不然波斯人太弱了,抗不住打,自己一番心血就白费了。

同时也有意载培朱穹与郑庆泽的。

汉将太少,若是全部用胡将,很让他不放心。

然而汉将也是一个问题。

以前看史书时,恨刘邦与朱元璋杀开国功臣,恨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到了自己,才明白他们苦心,休说五代十国,看一看南北朝,无论曹操、司马昭,或者是刘裕、高欢、宇文泰、陈霸先,皆是以权臣与名将取代旧王朝的。所以李世民用胡将分解李靖等人给唐王朝带来的压力,宋明索性用文官代替武将。前者为安史之乱埋下了祸根,后者直接让国家饱受外侮。

要么淡化皇权,形成一个原始的民主制班子,使某些人不再垂涎皇位。那样也不行,看到希腊的民主,什么下场。看看大食的哈里发,开始形成父子世袭制了。再看看明朝的内阁制,几乎将皇权彻底架空,除了嘉靖斗得不亦乐乎外,明朝中后期几个皇帝,都成了空架子。够民主的,可实际呢?成了历史上最黑暗的王朝,不仅是阉党,东林党等文人系统,对明朝造成的破坏力更大。

几乎成了无解之题。

他也在做一些小范围的偿试,不过眼前最大的一道难关,没有化解。他那个厉害的母亲,离开洛阳后,能感到浑身上下一阵轻松,可早晚还得面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