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8页

兴唐[校对版] 午后方晴 1318 字 2023-03-15

但这句话说错了,原来的晋兵是世兵,打不来前途,不想卖命。可自从刘裕掌权后,一批作战勇敢与有才干的下级军官得到飞快提升,整个军队看到这些将领的提升,皆充满了建功立业的渴望,不再是从前那支轻果的军队了。

裴行俭又再次评价,想打胜仗,必须赏罚分明。

第三个此战的战因是慕容超为了赎出后秦妻子与母亲,将本国乐伎献给了后秦,然而他又喜欢听音乐,于是派军队跑到东晋境内掳人,补充歌舞乐队。这给了东晋讨伐的口实。而此时刘裕城府极深,几乎没有一个人能看出他的野心,举国上下皆以为他是救世主,是刘公。因此,出战是师出有名,是反侵犯战争,是北伐,是统一,合乎道义。

对此裴行俭进行重点评价,讨伐必须是以道义一方,讨伐失去道义一方。若另一方占据道义,切不可轻易伐之,否则有可能会失败。

有了这三条,再加上刘裕与慕容超军事才华差距成了天壤之别,做什么安排,也会失败的。难道守住了大岘,刘裕就想不出破解的办法?若是连这个都不准备好了,他怎么敢轻易前来北伐?

所以慕容超守不守大岘,皆会必败无疑。

李威写的这篇文章,就是两人的对话。

来到了怛罗斯,就想到了高仙芝。

详细的记得不清楚,略略记得一些。高仙芝为了邀功,无理攻伐河中与西域各国,导致各国不服,想要联合大食军队攻打安西四镇。高仙芝也来了一个先发制人,率军深入河中,在此地与大食军队遭遇。激战数日,唐军大败。

这一战对唐朝影响不大,却影响了整个中亚的格局。自此以后,河中各国纷纷倒向大食,背弃了唐朝,使唐朝的号令连伊丽河都到不了。大食人也真正收服了整个河中与吐火罗地区,有了这一个富裕地区的税务,为其进一步扩张打下了基础,还因此,使西方得到了先进的造纸术。

李威写下这篇文章,就是给后来的唐将一个警告。又在文章后面写下两行字:

守道义者,勿伐之。

非屡教不改者,勿得轻易酷伐之。

这个酷伐,就是指在青海对吐谷浑人施行的手段。

同样很残暴,包括对咽面部。但为什么能得到施行?唐朝对吐谷浑政策很优厚的,然而百姓却主动抛弃了唐朝,投入吐蕃的怀抱。薛仁贵坑杀九姓铁勒后,被一群文臣弄怕了,到大非川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可是吐谷浑人是怎么回报的?

这种情况下,再实施唐朝以前的民族政策,不是安抚,是在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