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页

兴唐[校对版] 午后方晴 1603 字 2023-03-15

因为食材困难,东宫也不常食用。生鱼片菜肴也不仅这道菜,有很多种,让李威才到唐朝时,十分讶然,原来后来倭国的所谓国粹,茶道、剑道、插花、武士刀、榻榻米,包括寿司,全部是山寨中国的文化与工艺。

东宫搞了一个小庆祝,事情也传到了上阳宫。

李治同样很惊讶,又沉思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让太监将武则天喊来,问道:“太后,青海发生了什么事?”

“臣妾也不知,”武则天抽泣起来,悲痛地说道:“陛下,当初让王果到青海,是我们主意。可是弘儿,是存心不让我们下台啊。”

站在大臣的立场,大臣不希望出现一个肆无忌惮妄杀大臣的君王,所以裴炎抓住了李威杀死王果做文章。但站在李治的角度,一个监门将军的死活无所谓,所以武则天说当初授命王果前去青海,是我们两人同意的。

李治无语。让武则天搪塞过去。

因为武则天先发制人,洛阳的百姓都有一种主流的说法。太后野心不轨,可是皇帝作为仁皇帝,反应过头了。

总之,李威这一手做得很漂亮,然而细节上出现了一个疏忽。不应当先放过回李首成,而是先派人将事情禀明,再释放李首成回来。那么效果更好。

郑道衡就是在这种舆论下,到了洛阳。听到洛阳的传闻,皱了皱眉头,没有拜访三位宰相,而是先拜访了病中的裴行俭。

正如没禄氏所说,李威收拢了一群好手下。武则天与李治对裴行俭的任用最为不公,提拨了那么多宰相,却没有提拨裴行俭为相。象郭正一、魏玄同这些人,人才是不错,可远远不及裴行俭的功绩、资历与才干。而且在裴行俭晚年,为了排挤他,还往他身上浇了一盆脏水,说他贪墨属下的功劳。所以郑道衡不知道京城情况下,第一个拜访了裴行俭。

裴行俭听了郑道衡的来意,简单地说了几句:“先别拜访这三位宰相,他们品性虽可,然而权利不足,说话没有威望,智慧也不足,容易被人蒙蔽。你是郑家子,可以召集一些文学才子,做一场聚会,先行说明几件事。太后做得不错,反击得及时,程务挺与裴炎做得过火了。赏赐不公,青海诸将多立战功,朝廷却没有任何赏赐。河北诸将士多有败绩,然而太后为了拉拢,赏官赏爵。特别是派往数关卡的将士,没有寸功,为什么也进行重赏?其一也。国家太平无事,诸关卡久没有派出重兵,这是防谁?自古以来,没有听说过,派兵防皇帝的,难道不想让皇帝归来?或者不让皇帝率诸军归来,只能孤身返回东都,好来一个生擒活捉?有没有这个说法?”

喘了一口气又继续说道:“人多说羽林军士兵风气坠落,早失去了太宗选拨羽林军的用意。羽林军不服,可现在呢,为了一些功名利禄,不敢上前线作战,却跑到各个关卡防止皇帝回来。这就是功勋子弟用此方式回报陛下的,回报社稷的?裴炎多次说陛下没有禀报朝廷。吐蕃出兵,陛下想来一个出其不意。然而裴炎却公开于天下,让皇帝如何敢禀明朝廷?以前有没有向吐蕃出卖过消息的事发生?”

“是啊。”郑道衡抚手额叹。

果然是皇帝最器重的人才,仅是这几句话就让人茅塞顿开。

“还有,皇帝的说法,是吐蕃出兵,两相夹击,太后再对青海诸将下手,皇帝危险,西方大好局势糜烂。这结果,太后没有料到,也不想。所以裴炎大张声势,将消息释放出来。只要吐蕃不出兵,那么就有理由对皇帝反击,说皇帝是存心找借口,乱杀大臣。可是他们想错了。等到消息传到论钦陵耳朵里,论钦陵的军队早到了西域。夏天利于大食军队,论钦陵不在秋天出战,难道等到冬天大食军队撤回去,孤军前犯西域不成?所等的也不过想吐谷浑将麦子割完了,吐谷浑有了足够的粮食,可以防备。那么就可以对西域用兵了。这是猜测,但有一个人……她已来到青海,论钦陵必然出兵。裴炎用心歹毒,可迟了。这一战规模不小,大食与吐蕃,乃是世界上最顶尖的强国。裴炎与程务挺居然勒令,不向西域提供武器与器械。更验收了他们想要谋害皇帝的想法。有此五条,足矣,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