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页

兴唐[校对版] 午后方晴 1191 字 2023-03-15

也许唐朝人算到了,但也不敢动。

不是赌博,是大义。若是在自己没出兵之前,对青海下手,那么自己出兵就有了正当的理由。相反,自己出兵会多少不得民意。因此,唐朝人即便料到自己会出兵西域,也不会动弹青海。自己出兵了,粮食也运进各个山谷里,唐人无可奈何。

这是保证青海这一战略要地的。

但出兵如何出法,又做了考虑。

能选择的路线有两种,每种都有几条路线。西道由箇失蜜,入犍驮罗,直到漕矩吒国,趁大食人与唐人交战时,夺下迦布罗,动摇唐朝军队在吐火罗的根本。

不过有很多因素,比如这条道路十分难走,不适合大军。有可通迦布罗城囤积了大量唐朝军队,还有箇失蜜与犍驮罗与唐朝人走得很近,会沿途反抗,失去了奇兵作用。论钦陵只看了一眼,就放弃了。

大勃律到朅师到护密国,这条道路比通往箇失蜜国的道路宽大,而大勃律国已臣服于吐蕃,朅师国也是一个亲吐蕃的国家,国内还设有吐蕃城堡,防止唐朝军队东上的。

这条道路意义非同小可,到了护密国后,可以以拘纬国,葛蓝国,蓝婆国,孽和国,一直到犍驮罗国(皆是阿富汗与巴基斯坦东部一带,悟空去天竺取经之道路),这些小国家拖累不了自己的大军,沿着这条狭长的道路,可以向下吐火罗诸国发起进攻,唐朝人也有更多空档让自己,寻找战机。

向西直接可以向吐火罗的阿缓城发起进攻,起围魏救赵作用,逼迫疾陵城唐军返回救援,半路伏击。

向东可以经播蜜川去西域四镇,直下于阗、疏勒。

向东南可以到达小勃律国。小勃律国同样是一个交通咽喉,上达朅师,西达吐火罗,南达犍驮罗。可是这个国家对唐朝始终忠心耿耿,成了论钦陵与吐蕃的眼中钉。若能趁机拨去,最好不过。

可是这条道路得有一个前提,必须拿下护密国,然而护密国这种狭长的地形,易守难攻。于是派了斥候打探了一下,果然唐朝在此驻扎了一支军队。

于是西路皆放。

东路不行,由吐谷浑去西域,太过危险,青海的军队必然会纠缠过来,不符合战略要求。

只能走中路,越过昆仑山口,直达朱俱波城。这一路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是青海战后,突厥暴乱不休,唐朝没有及时将西域许多地方收回去,包括朱俱波城,此城至今依然控制在吐蕃之手。

缺点就是道路艰难,大军通达不易,供给运输更是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