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页

兴唐[校对版] 午后方晴 1630 字 2023-03-15

实际上此时默啜继续强行攻打,有可能会成功,有可能不会成功。但城中伤亡损重,如同一张绷紧的弓弦,到了临界点。一旦成功,就是唐朝击退了大食人,局势还会糜烂。

突厥人一撤,碎叶城中残剩下来的士兵经过战火的考验,以后再进行一些训练,下一次他们再也没有机会了。只要一个名将指挥,说不定在野外都能与他们打得在声有色。

默啜的撤退,成了战役的转折点。

默啜也有他的想法,自己是弟弟,不是突厥的可汗。就是胜利,也是哥哥与吐蕃人得到好处。万一失败,自己怎么办?前途一片灰暗!况且哥哥的属下也多次围攻定州城未果,撤退回去。还是保存实力吧,顺便采收胜利的果实。

这就是多国联军的坏处,各自有各自的算盘,不能齐心。当年六国联军阻秦没有成功,南宋、匈奴、柔然联手对付北魏没有成功,王世充与窦建德联手对付李世民也没有成功。正是各自想法不能统一导致的。就是犹关到拜占庭的生死存亡,雄才大略的君士坦丁堡四世还犹豫观望了一下,想让唐军与大食先交战起来,两虎相争,一伤一亡,垂手收胜利果实。

论钦陵做得不错的,这一次伐交很成功,但他没有读过崔浩一句话,刘义隆与赫连定遥相勾连,止是虚作声势,莫敢先人,若两只连在一起的鸡,定不能同时起飞。

若是西域仅是一群庸将之材,论钦陵会得逞了,关健现在西域几乎集中了唐朝大部的后起之秀,无论已经成名在外的黑齿常之、王方翼、李谨行、契苾明,还是郭元振、唐休璟、薛讷、骆务整,或者是正在培养的张知愿、王晙、细封雷等将领,都是唐朝军事才能最顶类的人物。

比如黑齿常之,又能比论钦陵弱多少?

因此,论钦陵的伐交之战,效果大打折扣。

这时候论钦陵也听到了一些大食的消息,心中很悚然,不过他想法与默啜略有些差异。

大秦国反击,很有可能也象自己一样,与唐朝联了手,所以大食派来收复呼罗珊的兵力很少,唐朝也不可能用主力军队抵抗。这是唐朝那个皇帝设下的一个陷阱。

就算大食人兵退,对西域战局影响不大,唐朝主力全在西域,大食兵退,军队从呼罗珊,从塞斯坦撤回来,道路艰难,时间来不及,就是及时到达,战斗力也很可疑,只要突厥人与葛逻禄人联手攻破碎叶城,会战也就胜利了。

但突厥人那个主帅默啜抱定占便宜的想法,大势已去。自己派人前去劝,时间来不及,来得及,起的效果也不大。因此,突然挥兵东上,突击郭元振的军队。

这支军队人数很多,可是战斗力很低。青海就那么一点军队,唐朝皇帝抽去了二万多精锐的军队,黑齿常之也调来了五万军队。还能抽出什么力量出来?再加上统帅的能力,一些西突厥的联军,实际东路这支军队,是唐朝三路最弱的军队。

击败了这支军队,东路糜烂,甚至一直从伏罗川进入青海,自己一路可以从各部族抢掠资源,但唐朝人不敢。速度必然比黑齿常之的军队快,而且青海此时很空虚,仅能自保,自己几万大军东上,唐朝皇帝在青海的经营也就完了,自己目标同样达到。

莫说青海可以从剑南关中等地抽调军队过来,此时唐朝的时局,不落井下石,唐朝那个皇帝已经是感谢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