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页

兴唐[校对版] 午后方晴 1327 字 2023-03-15

李氏宗室此时几代皇帝作为很好。包括李威在内,已深入到人心。

李威在青海斩杀王果,百姓不感冒,原因是怕打内战。然而内战没有打起来,因为朝廷掣肘,皇帝不得不冒险轻进,生死不明,结果让百姓很气愤的。武则天主政后半年时间没有什么动作,百姓只是愤怨,还在忍受之内。这几个月来,以为李威死了,武则天加快了脚步,一条条措施,很不得人心。

若李敬业真这样做了,也会真有许多不明真相的百姓踊跃参加。

李敬业不听,最后采取了薛仲璋的主意。大军浮江,攻打润州。李孝逸与冒牌李贤没有对阵,在润州城倒先来了一个叔侄对。润州刺史是李思文,李敬玄的叔父,然而此人是太后党。听说侄子起兵谋反,闭门应战。润州城中也没有什么守卫的兵力,一会儿,城池攻克下来。

可是魏思忠不开心,心中默然道:“什么金陵王气,是死气啊。”

但上了贼船,想下也下不来了。

第620章 春雷(七)

李威听到后,一颗悬着的心才落了下来。

李敬业兵锋转向江南,大事已去,对国家也造成不了多少危害了。

但叹息一声:“此子误国。”

若他真有匡复李唐宗室的想法,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还是好的。但贪图金陵王气,其心已见!

并且对李唐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如此庸才起兵,不是动摇武则天的统治,而是巩固武则天的统治。看到没有,这么大声势的起兵反武,要不了多少天,三下五除二就给灭了,你们那一个敢再学习?

在压制下,李唐诸宗室以后必然也会起兵。可因为李敬玄之败,响应的百姓会越来越少,而且有可宗室内部贪生怕死,都能向武则天告密。

前世翻看史书时,一略而过,许多看过的东西,如今都回忆不起来。当时是站在客观的角度考虑问题的,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他本人对武则天也不是很反感,反而相当钦佩。多么不容易啊,千古唯一的女皇帝,而且还是最强大的王朝女皇帝。

就论皇帝的作为,武则天不算是好皇帝,杀的人多,很多,包括许多无辜的百姓,一些很有能力的大臣将领,边境更是困窘无比,败于吐蕃,败于契丹,败于突厥,败于靺鞨,东北从大同江缩水,一下缩到河北。青海更成了水中月,镜中花,想都不想了。阴山南北,突厥铁骑纵横自如,成了他们的跑马场。

但总的来说,不是好皇帝,做得不好,也不能算是一无是处,至少比起大多数皇帝,已算是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