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页

兴唐[校对版] 午后方晴 1983 字 2023-03-15

魏知古沉思,道:“就怕各州县与大户人家不愿意放人哪。”

第651章 探(四)

当年北魏立国之初,是最重要的地区。北魏最高峰时,达到五百余万户,三千多万人,考虑到北魏隐瞒人口很严重,实际人口更多。这让唐朝想起来很渐愧的。

若论真实人口,咸亨年间唐朝那么大的面积,仅有可能与北魏相当。

六镇有多少人口,无法统计,仅是起义的义军就达到了二十多万。那么有可能最少会达到两百万以上的人口。

再看唐朝现在,精耕细作,棉花种植,都需要密集的劳力。作坊业比以前更盛,甚至还有在朝廷默视下,许多海客悄悄的将人口迁移到海外。除了关中那样百年难得一遇的特大灾害,才让皇上迁移了二十多万人到了西域。其他时候,对人口的需要是鲸吞。人口买卖业从来没有这几年这么繁荣过,各个州县为了满足自州县的需要,不得不再次采取了一些封闭的政策,禁止百姓流动。

今年风调雨顺的,休说上百万的人口,这似乎是必须的,从丰州到单于都护府,再到云朔,甚至延伸到幽州西北,阴山以南这广大的地区,几乎让皇帝将人弄完了。没有这么多人,也不行。

但二十万人,十万人口,也不可能抽出来的。

迁得少,迁上个一万人,在这广大的区域上,是去骑马玩的啊?

皇帝计划很好,有五年计划,十年计划,二十年计划,五十年计划,一百年计划,甚至二百年、五百年计划。

可眼下你得变出人来。

不是突厥人,不是吐谷浑人,是正正宗宗的中原人。这个美好的六镇大计才能实现。

今年算是风调雨顺,当然,风调雨顺的结果,是李治与武则天悲催了。看到没有,前一次封禅,来了一个二圣,天灾人祸。后一次封禅,关中遇到了百年难遇的大灾。皇帝一回来,什么事都没哪。

这与封禅有啥关系,可古人特信这个。

然而在这大好的年份里,谁个愿意迁向塞外,又冷,又干旱,不易种植,还有,北方突厥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再来一个反水的啥,到时候怎么办?各州县官员也不会主动配合,我也要政绩,相信我说一声,境内没有百姓可以迁移,你不会将我的乌纱帽拿掉吧?只有打大户人家佃农的主意,可将佃农迁走了,大户人家的田地怎么办?

无论想得怎么美好,眼下问题就解决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