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3页

兴唐[校对版] 午后方晴 1247 字 2023-03-15

以前李威也说过类似的话,防止权利专于一人之手,最好的办法,就是经济调动人事,这一点母亲做得就比较好。朝堂中的诸相,也在不停的做着调动,只剩下狄魏二人,人事没有变更。

但李威又说过一句话。这是他从后世的选举制领悟的心得。一任时间四年或者五年,若非有万不得己的情况,顶多两届,这样既能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又能防止权利的过于集中。调换密集了,就没有一个统一的连续政策。调换懒散了,权利往往集于一人之手,特别是宰相。后来的李林甫就是这样专权的。

然而魏狄二人的才能,成了他最重要的左膀右臂,一直没有怎么挪窝儿。

李威面对二人的请求,却迟疑了。这些年来,朝廷最大功劳的人,不是边关的将士。而正是魏元忠与狄仁杰。有史官都将他们比喻成贞观的房杜。应当来说,这个比喻不算过份的。特别是狄仁杰的变通,这些年,替他化解了许多难题。

但按照制度,两人居相时久,也会形成一个不好的榜样。后世当中,又能找出几个象他们这样的大臣。就是能找出,又能几人有慧眼认识?

这一刻,居然为难了。

第659章 合(二)

“陛下,请恩准吧。”狄仁杰伏下说道。

李威犹豫了许久,才答道:“不如这样,到明年二月,朕让你为辽东道大总管,魏卿为青海道大总管,这样安排如何?”

魏元忠略懂军事,明年是安抚青海最重要的一年。辽东是为将来着手的。这两项任命,非同小可。也表示了李威对他们的信任。

“臣谢过陛下。”两人开心的伏下。

就是太宗与房杜,还有一些小小的误会,论君臣之谊,自己二人与皇上,可以做为榜样了,即使刘先主与诸葛亮,也不过如此。当然,二人也是卖了命。这些年,李威过着看似苦逼的皇帝生活,但真正苦逼的才是这二人。俯首甘为孺子牛,都不能形容。

“依卿之见,何人才能继承你们为重相?”

“李昭德生性刚强,忠心不二,可以继之。任知古判事清平,也可以继之。娄师德于青海屯田多年,熟悉边事,又熟悉水利农务垦田,也可以用之。薛谦光博涉文史,学问渊博,也可以用之。再者,姚元崇也成长起来,仅是岁数尚嫩,可担任同中书门三足矣。”

“好,就依狄卿之言。”

这项任命还要到明年才能颁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