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页

“太子过奖了,老臣只是忠心耿耿的辅佐太子而已。”贾老贼微笑说道:“从今往后,再没有一个人能阻拦太子继承大位了。”说着,贾老贼又转向胡俪和全玖,意味深长的补充了一句,“还有二位太子妃,也没有人能阻拦你们当上皇后与贵妃了。”

处于震惊中的胡俪身体一震,尔后媚得让人心痒的俏脸上也露出如释重负的微笑,拉着赵禥的手妩媚道:“太子爷,贾少傅抓住机会为你除去心头之患,真是一位大忠臣,你有这样的忠臣辅佐,今后可以高枕无忧了。”赵禥连连点头,附和道:“对,对,贾少傅是大忠臣,我以后可以放心了。”

“忠臣?”一直没有说一句话地全玖嘴角一弯,既似冷笑又似讥笑,因为在场地人中只有全玖才能看出,贾老贼那温文谦卑的清秀面孔背后,燃烧着地是何等雄烈的野心之火……

“算了,随他去吧,他也是为了我们的儿子。”全玖在心底长叹一声。

第三卷 襄阳血 第七章 计谋襄阳

赵孟关的死在临安民间并没有引起太多波澜,对于追求享受与生活富裕的临安百姓来说,赵孟关这么一个失势王爷的死根本无关痛痒——就连一斤大米涨价一文钱也比这重要的多。相同的,临安官场对赵孟关的死也表现得异常平静——毕竟赵孟关是在皇太子赵禥的花园里投水自杀,只要脑袋被撞傻的官员才会跑去调查事情的真相,为赵孟关讨回公道。更何况赵孟关的党羽包括魏峻在内都在赵孟关出事那天晚上被投入了天牢,那就更没人去当这样的傻冒了。

绝大部分人不关心,并不代表所有人都不关心,至少吴潜这个老顽固就跑来枢密院质问贾老贼为什么要抓捕并逼得赵孟关投水自杀,贾老贼直接把赵孟关派去湖州刺杀赵禥夫妇的刺客口供和阎庆等人的口供摔在吴潜面前,冷冷说道:“以前本官为了朝廷的颜面与大局稳定着想,没有对外公开这件事,只是在私底下暗自调查。现在赵孟关不光想杀太子,还想勾结蒙古鞑子与军队将领阴谋篡逆,吴丞相认为本官还需要对赵孟关继续容忍,坐视他在临安搞一次玄武门之变吗?”

“想……想不到,想不到赵孟关竟然是这样的人!”拿着那份赵孟关派去湖州的刺客口供,还有阎庆、陈大方、胡大昌和史绍卿四人供认的赵孟关妄图借助蒙古力量并投降卖国的口供画押,吴潜全身冷汗浸湿。几乎怀疑自己身在梦里。良久后,吴潜脸上现出怒色,愤怒道:“贾少傅,这事你防患于未然,做得很对。你放心,本相这就亲自领着监察御史们参与调查赵孟关,将他地罪行公诸于天下。”

“吴丞相。不可,不可。”贾老贼连连摇头。沉声说道:“吴丞相,你有没有想过,如果赵孟关的罪行公布于众,对皇上和朝廷的颜面与威信打击将有多大?皇子勾结鞑子卖国求荣,大宋军民将如何看待朝廷与皇上?”

吴潜虽然顽固又嫉恶如仇,却也不是不识大体的人,稍一盘算后便点点头附和贾老贼的看法。又问道:“那依贾少傅之见,我们这些臣子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贾老贼沉吟道:“赵孟关卖国的事绝对不能公布,少数人知道就行,他派遣刺客行刺太子的事也不能公布,咱们秘密禀报皇上就行了。吴丞相你管着御史台,让御史台找几条赵孟关贪污受贿、欺男霸女和鱼肉百姓地罪行公布出去,赵孟关畏罪自杀就有向天下人交代的借口了。”

“这……这不是捏造罪证吗?”吴潜为难地问道。贾老贼反问道:“除了这个办法,吴丞相还有什么更好的主意吗?难道吴丞相想把皇上与大宋朝廷推到颜面扫地的地步?”吴潜无言可对。沉思半晌后,吴潜终于咬牙道:“为了皇上与朝廷的威信,老夫就当一次昏官,判一个糊涂案。贾少傅,这事老夫听你的。”

摆平了顽固不化的吴潜,等于就是摆平了那些惟吴潜马首是瞻的麻烦御史。让他们不敢再随便参与调查赵孟关案,赵孟关地自杀真相也就更没人去调查了。于是乎,在贾老贼的一手遮天下,赵孟关一案就有了结果,对外宣布是赵孟关侵占民田被揭发后畏罪自杀,对内贾老贼却在宋理宗面前定下了赵孟关的三条必杀之罪——谋害太子、阴谋篡逆和勾结敌国意图谋反,并且建议宋理宗加强对皇亲国戚的监管,进一步削弱他们的权力,以免重蹈赵孟关复鉴。

皇权斗争历来无比残酷,一心想为赵禥继位铺平道路的宋理宗对贾老贼的奏请一应照准。将几名在朝中为官的赵氏宗亲全部驱逐出朝。放回家中养老——其中就包括后来老赵家最大地汉奸赵孟畹母盖谆渴汤杉嬷侔哺偌嬲阄靼哺拐杂敫妗<掷显舫嘶偌雎叫惴虺鋈位渴汤杉媪侔仓11衽迹孟铝苏飧鲋凉刂匾闹拔弧n唇徊教岚温叫惴虼蛳禄 3寺叫惴蛑猓攀澜堋13钫颉11骑蕖17衷蜃婧驮u却笏吻嗄瓴趴∫苍谡悦瞎匕钢谢褚妫患掷显粢灰惶岚蔚街匾拔唬下醺嗟牧侔补俪∽4肓艘还尚孪恃海俪》缙笪米迷栽呦莺Φ谋氨墒侄伟宓辜樨肮伲嘶岚尾趴≈背记骞伲掷显粽庖皇忠菜闶强涨熬罅恕?

“奸臣奸,忠臣就要比奸臣更奸。”这是贾老贼在陆秀夫等人的谢师宴上说地话,陆秀夫等人深以为然,并引以为人生座右铭。完成重开边市谈判任务的子聪也将这句话牢记在心,并在返回大都后向忽必烈复述了这句话,忽必烈听后久久不语,半晌后才感慨道:“天赐宋人贾贼,真是天不佑我蒙古啊!”

……

时光飞逝,岁月不息,转眼又是半年多时间过去。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得到南宋粮食支持的忽必烈挺过了最艰难的时刻,先是郭侃镇压了高丽权臣的叛变,血洗汉江以北的高丽土地,高丽叛军被迫退到了江华岛上苟延残喘。然后忽必烈又在凤翔路和蒙古草原两个战场上与阿里不哥打得如火如荼,只是忽必烈军队的精锐在鄂州战场上已经损失殆尽,只能靠着新招募的士兵与阿里不哥火拼,再没有了历史上对阿里不哥的压倒性优势,仅勉强打了一个旗鼓相当,不分胜负——等于也就是两败俱伤。还好,忽必烈和阿里不哥都是聪明人,都知道继续耗下去只会便宜了蒙古地四大汗国和南方地宋人,在短时间内无法决出胜负的前提下,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互派使者要求停战,以各自地军队实际控制地为界无限期停战,各自积蓄力量准备将来地最后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