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页

周宣道:“请丁大人稍等,我先交待一些事情,然后随大人去清溪坊看看。”

丁主簿躬身道:“侯爷请便,下官等得。”

周宣让人赶紧把胡商阿布找来,没多久,阿布就小跑着赶来了,远远的就喊道:“侯爷,周侯爷,鄙人正给侯爷准备礼物贺喜呢,没想到侯爷一早见召,鄙人就先赶来了。”

周宣很亲热地把阿布拉到侧厅,屏退仆役,郑重其事地向阿布作了一揖,说道:“特向阿布老兄道喜。”

阿布惊道:“周公子,周侯爷,这是何意,鄙人何喜之有,就是有点喜也是托周公子之福。”

周宣示意他安坐:“阿布老兄,中书省不日将流传出一份重要邸报,提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号召唐国百姓为富国强兵出谋划策,这里有个绝佳的晋升机会,我给你争取到了。”

“净身!”阿布吓了一跳,慌忙摆手道:“周公子,鄙人不想进宫当太监,鄙人家有十一房小妾,那都是要鄙人侍候的啊!”

周宣失笑:“没说要阉割你当太监,是说你要当官了。”

阿布环眼圆睁,不敢置信地问:“周公子,你莫要哄骗小人。”

周宣便把昨日与东宫太子的谈话择要与阿布说了,着重提到东宫太子本来是要把这第一个捐银的机会给金陵的富商,是他周宣费尽口舌,推荐了胡商阿布,东宫终于答应了。

阿布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热泪盈眶啊,忽然跪倒,拜了好几拜才开口说:“周公子大恩,大食人阿布没齿难忘!”

周宣扶起道:“你想想,你以一个胡商的身份勇于捐银,充实国库,这份忠君爱国之心谁人不敬,到那时东宫恳请皇帝陛下赐你一个官衔,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八品官职是少不了的,虽是虚衔,但从此谁敢再瞧不起你阿布?你是官商啊!”

阿布听得是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想象别人拱手称呼他“阿布大人”的样子,喜得印堂发亮,两眼放光,到那时候不仅地位飚升,以后经商也会顺利得多,受益终生,福泽子孙后代,急切地问:“周公子,你说鄙人捐多少银子才行?鄙人这次进京,只带了十万贯,也就是十万两银子,而且已经花费了不少,要不鄙人立即派人去江州取银。”

周宣不知道这个阿布究竟有多少钱,十万两银子就是五千万人民币呀,在千年后身家上亿的商人比比皆是,算不得什么,就是明清的淮扬大盐商,动辄也是百万两银子,但在这唐国,能拿得出十万两银子的富商应该不多吧?说:“不用捐太多,但少了也不行,捐五万两如何?”

阿布一口答应:“好!公子说何时上捐?”

周宣说:“不急,等邸报出来后,坊间议论纷纷之时,你再挺身而出,做唐国商人的楷模,必将轰动朝野,不但官袍加身,你在金陵的店铺也必将生意兴隆。”

阿布喜不自胜,说道:“公子之才远胜陶朱公,公子先前说宣镜是皇家御用的贡品,鄙人稍一宣扬,来买的人就极多,三十面上品宣镜就已售出十九件,中品的也已卖出了二十五件,我已遣人回江州运送第二批宣镜来,过些时候这边安定了,再把宣镜作坊也从江州搬至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