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页

羊小颦点点头,略略梳妆,便随周宣去天波府。

路上,杨宗保道:“周兄,这开封府看似平静,其实暗流汹涌,参知政事李昌龄已罢职,枢密使曹彬曹大人今日一早奉旨出京,去安抚王继恩。”

周宣问:“安抚就有用?”

李宗保道:“曹大人是开国大将,追随太祖、太宗南征北战,年近七十,在军中威望极高,有他出面,没有将士敢跟着王继恩逼宫的。”

周宣点点头,心里想着若是李煜驾崩,会出现什么样的艰难局面?只怕会比赵恒更难控制局面,这主要是李煜之父李璟当年立下兄终弟及的传位之盟,赵光义当年继位,为掩天下耳目,也编造了兄终弟及的所谓“金篑之盟”,但现在与赵恒争位的不是赵匡胤的儿子,却是赵恒同父同母的兄长赵元佐,做皇帝的儿子多也烦人哪,少不了骨肉相残!

周宣对杨宗保是坦诚相待的,把今日遇到韩德让家臣之事说了,叮嘱杨宗保对谁都不要提起,包括杨府的人。

杨宗保知道这事重大,说道:“周兄不知道吗?韩德让现在的妻子是辽国承天皇太后萧绰啊,又名萧燕燕。”

“啊!”周宣大吃一惊,韩德让还能娶太后?

周宣读过《杨家将演义》,那书对杨门忠烈美化的同时,对敌对的辽国则不遗余力地丑化,那里面的萧太后很傻,把女儿嫁给了杨四郎,最后兵败亡国,但事实上,萧绰非常英明,治国有方,赏罚分明,在她摄政期间,辽国进入了王朝二百年来最强大的鼎盛时期。

但周宣对萧绰的了解只有这些,杨宗保就一路向周宣详说——

萧绰是辽国北院大王萧思温之女,早年曾许配给萧德让,但随后辽宫选妃,她就进宫成了辽景宗耶律贤的贵妃,辽景宗保守元年,萧绰被册封为皇后,因为辽景宗体弱多病,常常无法上朝听政,而萧绰又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辽景宗便授权萧绰听政,诏令史官记皇后言论,也要称“朕”,这就表示萧绰拥有最高的皇权。

萧绰三十年那年,三十五岁的辽景宗驾崩,萧绰所生的儿子耶律隆绪即位,时年十二岁,萧绰摄政,当时辽皇宗室对耶律隆绪即位颇多非议,隐然有罢黜之势,萧绰以自己的铁腕,在耶律斜轸、韩德让的辅佐下渡过难关,并在两次击退北宋军队,声名大震,此后逐步消弱宗室势力,主张“用人不疑,唯才是用”,大量提拔汉人参政,调整赋税政策,极大地促进了辽国的农业经济,自辽景宗以来二十余年,辽国百姓安居乐业,国力强盛。

周宣听得连连点头,这萧绰不愧为女中豪杰。

杨宗保继续说道:“不过萧绰能有此政绩,与韩德让是分不开的,韩德让是极有智计的一个人,自祖父始就在辽国为官,博闻强记,熟知汉唐典章制度,据说有过目不忘之能,又且丰姿秀雅,这也是当初萧思温要把女儿萧绰嫁给他的原因,后来萧绰成了皇后,韩德让也是竭尽全力帮助她,待辽景宗死后的第三年,即唐国开宝十七年,萧绰就嫁给了韩德让,契丹风俗如此,朝野内外也没什么可非议的,萧绰还让辽皇耶律隆绪以父事韩德让,韩德让自然就更是鞠躬尽瘁了——”

周宣眉头皱起,心道:“萧绰嫁给韩德让的那一年,正是羊小颦丢失、李莫愁病死的那一年!”

杨宗保忽然笑了笑,低声道:“传闻辽景宗体弱多病,不能行房事,萧绰早在嫁韩德让之前二人就已秘密私通,据说辽皇耶律姓绪都是韩德让与萧绰生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