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页

朱由检摇摇头,心道这个赵谦倒是很打了些胜仗,就说前不久吧,两千多人硬是把郑芝龙叛军的五千多人灭了,多少次大战的胜利,绝不只是运气的效果,还有他那本奏书,词句流畅,有理有据,很是有一番见识。

朱由检想,赵谦倒是个人才,只是太年轻了,这为官之道还未领悟,硬要往死胡同钻。

“高启潜,你觉得赵谦那本欲与郑芝龙议和的奏书,说的有理没理?”

高启潜一听,可就犯难了,皇上在场面上明明是要剿灭郑芝龙,他高启潜可没傻到为了给赵谦说话就背黑锅的份。不过听皇上的口气,好像是被赵谦说动了,高启潜痛苦地飞快思索了片刻,忙说道:“赵谦冒死进谏,足可见他对皇上还是忠心的,而且在这个当口他说要议和,得面对多大的阻拦?奴婢以为,赵谦的奏书倒不是信口开河。”

高启潜这样说,既没有表示自己的观点,也迎合了皇上的心思,而且也帮赵谦说了句好话,没有枉费别人要叫自己干爹的孝心,可谓一举三得。

段二九 俺不想挨棍

“豆浆油条,豆浆油条……”杭州街边的小贩扯开嗓门招揽客人,正见一个身穿陈旧铠甲的大汉向这边走了过来,这人长得甚是奇怪,脑袋又大又圆,不得不引人注目,小贩急忙打住吆喝,看那军士凶神恶煞的样子,不准吃了不给钱,反而敲诈一笔。

这油条的来历,倒有一个典故。《宋史》记载:南宋高宗绍兴十一年,秦桧一伙卖国贼,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父子。南宋军民对此无不义愤填膺。当时在临安风波亭附近有两个卖早点的饮食摊贩,各自抓起面团,分别搓捏了形如秦桧和王氏的两个面人,绞在一起放入油锅里炸,并称之为“油炸桧”。一时,买吃早点的群众心领神会地喊起来:“吃油炸桧!吃油炸桧!”

那身穿铠甲的军官正是萝卜,刚跟着赵谦从战场上回来,得了一笔赏银,早就憋不住,衣服也顾不上换,便直奔了出来,想找个地儿快活快活。

萝卜见着那摆摊卖豆浆油条的,自言自语道:“老子倒有些饿了。”便径直走了过去,找了个地方,一屁股坐了下去。

小贩的脸立即愁成了苦瓜,萝卜见状,从袖子里摸出一块碎银,“啪”地拍在桌子上,“老子在前边刚打了胜仗,小子以为老子不给你钱么?”

“小的哪里敢这样想啊,军爷,油条一个铜板三根,豆浆一个铜板一碗,您这银子,小的找不起,您看……”

萝卜便将银子收了起来,摸出一把铜板:“给老子拿些过来便是。”

“是,是,军爷请稍等。”

这时旁边两个短衣汉子小声说着话,显然对萝卜吃豆浆油条还摸银子的事羡慕不已,其中一个说道:“等老子有了钱,喝豆浆就喝两碗,喝一碗倒一碗,吃油条就吃六根,吃三根,扔三根……”

萝卜听罢顿觉好笑,笑骂道:“没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