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页

朱慈炯坐在龙椅上,一言不发,不知道说什么,高启潜在一旁展开圣旨,一边发布诏令。虽是用皇帝的名号,但全部内容出自赵谦等一党的意思。

诏曰原武英殿大学士赵谦继续担任兵部尚书,并进内阁首辅大臣。因内忧外患,军务紧急,设军机处,处理日常事务,提高效率云云。

于是内阁实际上被架空,真正的权力中心,在军机处。而军机处又是由赵谦一手把持,新机构没有明文规则,也没有传统可循,一切都变成军政专制。

同时,赵谦借皇帝之手发布募兵诏书,诏天下臣民参军御敌。

不久,已经入关的满清在北京经过一系列内部斗争,也确立了合法政府,同样是小孩子的爱新觉罗?福临登上了帝位,多尔衮任摄政王,年号顺治,以次年为顺治元年。

至此,神州大地上就有三个影响比较大的皇帝,一个便是清帝福临,一个便是大顺李自成,年号水昌(明朝属火),另一个自然就是南京的弘光帝朱慈炯。

占据北京的清国实力明显最大,很快展开了攻势姿态,以吴三桂的关宁军,大将军多铎等人统率的八旗军为主力,西取潼关,对付李自成。

满清的主要兵力对付李自成,一方面他们觉得南明苟延残喘,不足为患,一方面也是借灭李自成之机,笼络汉臣。但另一部分清军及汉军也在向南扩张,取山东江苏等地。

六月,清军攻陷徐州萧县,并挥军南下。徐州知府执行剃发令。城内外人民不约而同地起兵,赶走了知府,并推举士绅黄曾为首主持大计,共拒清兵。

黄曾等人纠合义兵,整饬编练,坚守徐州。清军攻城,义军困守孤城10余天,终因连天大雨,城墙倾塌,被清军攻入城内。黄曾等人自杀殉国,清兵屠杀城内百姓十万余人。

不久,义士朱瑛乘清军退出徐州,重新入城,重兴义旅,再度举起抗清大旗。清兵进攻,城池再次为清军所破,城中百姓又一次遭到惨酷的屠杀。

诸妇女长索系颈,累累如贯珠,一步一跌,遍身泥土;满地皆婴儿,或衬马蹄,或藉人足,肝脑涂地,泣声盈野。

四日后,天始霁。道路积尸既经积雨暴涨,而青皮如蒙鼓,血肉内溃。秽臭逼人,复经日炙,其气愈甚。前后左右,处处焚灼。室中氤氲,结成如雾,腥闻百里。

大屠杀的消息传至南京,汉人愤怒异常,要求明军立刻北伐,报复满清。

赵谦看着街面上情绪激动的百姓,乘马车来到了军机处。军机处就在奉天门广场的西侧,以前的五军都督府。

军机处大臣包括韩佐信、邹维涟、史可法、张岱等人,全是赵谦心腹。此时已在府内等候赵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