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页

下边多尔衮的人只得随着多尔衮的一句话,承认了福临的皇位。

再次高呼万岁时,声音已响亮了许多。

福临用稚嫩的声音说道:“众爱卿平身,请皇叔摄政王主持朝政。”

多尔衮道:“臣接旨。”

满清帝国的一场内部危机,就在多尔衮接旨的时候,化解了,真正的功劳,是谁的,又是谁在冥冥之中掌握这一切,这就是天道么?那天上变幻莫测的风云,如赵谦所思一般,谁能尽破?

段二二 外三关之首

满清内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可能连李自成、李定国那两方,也在积极动作着,几方都在这盛衰攸关的时候努力着,奋斗着。这个时候,赵谦正在江北的一个小山村里过夜。

几根粗大的蜡烛,将木屋中照得通明,而屋子的主人村老贡献的油灯在旁边,显得十分昏暗。

长随小林正在旁边磨墨,赵谦出于穿越前的习惯,一直叫这个长随为小林,但见小林嘴间的胡须,赵谦才想到,他大概也三十好几,快四十的人了,小林都要变成老林了。

赵谦和乡老详谈了村社的组成,和明代维持村社稳定的方法,他对社会组成有些想法,便趁夜记录下自己的想法,不然明天有其他的事,可能就忘记了。就像灵感一般,要记录下来才行。

他一直在学习,虽然四十岁的人了,对于各种知识的学习从来没有放松。拿现在的话说就是活到老学到老。中国的文明构成,博大精深,人生几十年时间,可能只能学到其中一部分。但是只要能掌握一些有效的知识,对赵谦稳固地盘,争霸天下,都是十分有用的。

赵谦一一记录明代村社的组成、管理办法、百姓的心理、利益的牵连等等个人见解,不觉之间,都快三更了。

院子里,细碎地响着脚步声,那是侍卫在分班守卫巡逻,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有自己的责任。

这个时候,窗外响起了人的说话声,不一会,一个军官敲开赵谦的房门,躬身道:“大人还未歇息么?”

赵谦转过头问道:“何事?”

军官道:“是乡老和他的孙女,想见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