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页

夺宋[校对版] 浮沉 2163 字 2023-03-16

“……陛下,臣以为此事还须多听边关奏报,多方收集辽国军情动向再做善议,眼下定议不妥!”

急中生智的郑居中耍了一手‘拖’计,他这么说倒也显的老成持重,其它臣工也挑不了他的不是。

赵佶眉锋又蹙了下,目光落到高裘脸上,那高裘一龇牙,却避开他的目光垂头下去,只这个动作就让赵佶心中一抖,看来这个会踢球的高裘也无善谋,唉,蔡京在时,他们一窝人只瞅着首辅,如今蔡京去了,竟是这般场面?难道朕成捋错了蔡京,这时想到这个事,似乎真觉得少了一根主心骨,反过来又想,没了蔡京,难道我赵佶就解决不了军国大事了?目光继续兜寻,邓洵武?蔡攸?一个个都假做苦思状,装逼呢?

唯六旬六臣候蒙,笔挺站在那里,一脸从容神色,赵佶心中一动,“候爱卿,你对此议有何话说?”

候蒙出班,郎声奏道:“禀陛下,臣以为辽国在燕云诸州增兵无非是防犯我朝兴兵罢了,眼下女真人闹的正欢,辽国哪有心思举兵南犯?若陛下也往北境增兵,必然逼辽人背水一战,依臣之见,无须理会便是!”

“呃!”赵佶一楞,思忖下却也觉得有理,但他心中忐忑,又问道:“候爱卿所言有理,只是,万一辽兵趁我边关兵力空虚,一举南下了,岂不是坏了大事?它又恨我大宋毁约在前,非是无此报复之心吧?”

童贯这时咬了咬出班了,“禀陛下,候大人一言中的,辽国如何强势也无轻启双线战事的可能,如候大人所言,女真人闹的正欢,巴不得辽国往我大宋方面多投些兵力来,他们却可在东边折腾,而辽国亦怕出了这漏子,才在燕云诸州增强了防御,臣以为辽兵断无南下之理,若派兵加强北线,恐引起更大谬误!”

对童贯的本事,赵佶还是信服的,听他说的斩钉截铁,对他的怨气不由消了不少,比起高裘等人,童贯还是强了不少的,唉,此人还须重用啊,一念及此,点点头道:“童爱卿颇知兵事,所言定也不虚!”

“陛下……”蔡攸却在这时蹦了出来,“为确保万一,臣附议王相之言,必竟盛冬去后,辽国兵精粮足,若真来攻,我等又无丝毫防备,却也不妥,依臣之见,北方五路安抚使司当重置,屯粮操兵,以备不测!”

如今蔡京罢相了,首辅空置,各人再不表现,辅位不保给谁坐了去,蔡攸细细分析了朝堂形势,他则以为那个位置非自已莫属了,本来与童贯也有暗合,但现今形势变了,童贯这个人不能让他再独擅枢府了。

北方五路安抚使司早归了路治,再分出来怕是又来一顿新的折腾,但若不置,战略上就输人一筹,赵佶虽不懂军国重事,也知五路安抚使司的重要性,但今日朝议已经让他头痛不已了,摆摆手道:“朕再想想吧,此议暂罢,尚有一事,朕也想听听诸位爱卿的意见,便是枢密院的军事重权,如今童爱卿与郑爱卿皆领枢事,是为不妥,朕欲裁撤枢密使一职,改置枢密军使若干,副军使若干,枢密军事总权由朕独揽!”

“陛下圣明……”王黼头一个纳头拜倒,李邦彦也不落人后,跟了就跪,高裘第三,蔡攸第四,邓洵武第五……童贯一震,腿也软了,在郑居中跪伏之后,他也跪下了,完了,枢密重权再不是一个人能掌的了。

不说是童贯,就是郑居中也傻眼了,赵佶何时变的如此厉害了,居然突然甩出个枢密院变革措施?

而这就是前些时赵佶与安家小郎秘谈之后得出了收权新措举,连安敬也有点后悔给讲的那么详细了。

“翰林院拟旨……枢密院新置枢密军使、副军使若干,总领枢密院事,筹谋军国大事,凡军令非朱批皆废而不行,此置即日生效,授郑居中枢密军使、授童贯枢军使、授邓洵武枢密副军使、授宋恽枢密副军使……”

两正两副四个枢密军使,但不限额,高裘在下面急转眼珠,自已虽为武官之首的太尉衔,但却未入枢府,一直就被人取笑,这趟新置也没自已的份,心里不由更是焦灼,眼珠忙朝蔡攸瞅去,还打眼色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