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页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7月30日俄国动员,出兵援助塞尔维亚。8月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接着在3日,向法国宣战。8月4日,德国入侵保持中立的比利时,比利时对德国宣战。同日,洋吉利国考虑到比利时对自己国土安全的重要性,和早前为了确保比利时的中立,而在1839年签署的《伦敦条约》,于是向德国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塞尔维亚对德国宣战,意大利宣布中立。8月12日,洋吉利国向奥匈帝国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同盟国:奥匈帝国、德国、奥斯曼帝国(土耳其)。

协约国:塞尔维亚、俄国、法国、比利时、洋吉利国、东洋国。

消息传到中国,江渝已是望眼欲穿,果然如同他的预想一般,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是爆发了。

就算是他的出现改变了一些历史,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大势所趋的东西,不是个体的活动能够左右的。

中国北洋政府迅速做出反应,在8月15日发表了《中立宣言》,宣布中国保持中立,不参与战争任何一方。

中国的中立没有引起战争双方的太大关注,此时协约国和同盟国都感觉自己可以迅速赢得战争。

因此还未到战争中后期那样,疯狂的争取其他国家加入他们的阵营。

战争开始了,德国在1905年的时候就制定了一个史里芬计划,但被小毛奇做了修改,削弱了右营进攻能力。

率先发动战争的德奥同盟结果依旧如同历史一般,未能快速解决法国从而结束西线战斗,使德国陷入了腹背受敌的不利战略环境当中。

从这一刻开始,德国注定要输掉这场战争。

而因为德国是进攻的一方,所以战场都是在其他国家的土地上进行,因此也注定德国就算输掉了战争,其国内的工业基础依旧未被摧毁,为其发动二战提供了基础。

德国盘踞青岛的前些年,东洋国不敢轻举妄动,很少有人到青岛活动,似乎东洋国对山东和青岛没有什么想法与兴趣。

这种表面的心理平静无法长期掩饰东洋国渴望占有青岛的野心,到了1913年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东洋国突然活跃起来,对青岛表示出异乎寻常的关注与兴趣,频频派军政要员到青岛调查,窥探青岛德军情况,伺机取代德国对青岛的“租借”,以建立向东亚侵略扩张的桥头堡,这种强烈的占有欲,促使东洋国紧锣密鼓地行动起来了。

1914年8月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在欧洲爆发。欧洲各国都收缩战线,把主要精力和兵力用在欧洲事务上,远在他国的殖民地就顾及不大上了。胶洲湾只有数千兵力,这一形势,正中东洋国下怀,于是东洋国政府感觉到,乘虚而入的机会已经成熟,他们准备与驻青德军大干一场了,趁势取代德国人对青岛的占有,把垂涎青岛变成一口吞掉。

而此时的德国已经意识到了只有数千兵力的青岛是守不住的,因此开始向袁世凯提出归还青岛租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