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页

贾诩隐隐觉得这是小太公郭嘉的计谋。也只有郭嘉这等超级谋士才能运筹帷幄为曹操想出这等妙计:这一场伏击战确实取得了殷实的战果,短短的一个时辰内,令张绣一方折损二千余多精兵强将,结果又打压了张绣部队的士气。

这要是换做自己作为曹操的谋士,贾诩也会力劝曹操伏击张绣的部队的:如此,即便挽救不会衮州城,也会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啊!西瓜没有了,却捡到了芝麻,总不能一无所获。但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选择此处棺材地形作为伏击的地点,贾诩自觉自己做不到。虽然贾诩和郭嘉都是“万法皆通”的超级谋士,但是就如同为超级猛将,实力也有天壤的差距一样,贾诩自觉在一些细节方面,他是比不上郭嘉的。这种细微的差距是由于环境造成的:毕竟贾诩一直生活在荒凉偏僻的凉州,没有充分的条件去实现“行万里路”的夙愿;而郭嘉就不同了,少年时的郭嘉就喜欢到处游玩,天南地北,长城内外!

细节体现态度和素养,细节决定成败。贾诩通过首次和郭嘉交锋便明白他们之间的差距。贾诩知道首轮交手他失败了,他败在军队的将领不听从他的调遣,败在将相不和,本来是一场稳操胜券的追击战,却被一意孤行的张绣搞的一塌糊涂;贾诩要给曹操和郭嘉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就是要以不俗的表现证明自己的谋划能力,下半场的交锋扳回一局!

中午时分,也就是吃饭的时间,贾诩再次追赶上张绣的部队。这种情形不是说张绣率领军队走得慢,而是他们在这个地方和曹军的垫后军队血战一场了。在贾诩的视线里:张绣手下的将士正在打扫战场:掩埋敌我双方死亡将士的尸体,收获战利品。

贾诩放眼巡视一遍战场上的状况,通过血迹斑斑的实地观察,他能想象出先前战斗的激烈程度。不论战斗的过程如何惨烈,他发现西凉骑兵几乎没有伤亡,而曹军三千余名步兵的尸体摆满了空旷的战场。

张绣看到贾诩的出现,便策马从远处飞奔到贾诩的面前。他神情仰慕的向贾诩拱手说道:“贾叔,请原谅本将的莽撞无知!以后本将一定听您的命令!”贾诩官居正三品太史令,本来官阶就比张绣高一级。但是在烽火四起的年代,文官并不吃香,尤其是在无极卓越的猛将面前。

贾诩满意的默默点头,而后意味深长的对张绣说道:“绣儿,并不是老夫忤逆你的心志。领兵打仗,尤其是对付曹操这样的对手,一定要审时度势见机行事……撤退的军队不是不可追击,而是要看情况,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如曹军此次撤军,不是战败,而是主动撤退。即便是仓促的撤退,向曹操这等老谋深算的狠角色,肯定会拿撤退做足文章的……绣儿,你也知道:和我方相比较,曹操手下可以说是猛将如雨谋士如云,如此,曹军肯定会在撤退的途中设下埋伏,而后就等你率领军队自投罗网。其实,破解这个伏击战很简单,只要你沉住气,耐住性子等些时日,那么曹军的埋伏便会不攻自破,毕竟完全撤退才是曹军的战略意图!等曹军的伏兵也撤退,那么此时再追击撤退的这拨曹军,西凉骑兵就能发挥出绝对行军速度的优势,将这拨曹军全歼!……。”

张绣听着贾诩的言论,心悦诚服的连连点头。

“呵呵,绣儿,据老夫的观察,你们歼灭的这拨曹军并不是先前那只伏兵啊!”贾诩捋着胡须欣慰的说道。

“哦,贾叔如何知道啊?”张绣神情极为诧异的问道。此时,他觉得眼前的贾诩不是一般的凡人了,而是神仙了。

“哦,绣儿莫要惊奇,老夫是根据敌军撤退的谋划推断出来的……”贾诩目视远方,淡然的说道,“绣儿,二军交战,要做到知此知彼。换句话说,就是要根据实际情况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如此便能揣摩处对方应战的谋略……由于曹军的老巢衮州城危机,迫使曹军撤退,如此老谋深算的曹操肯定会想到我方会追击他们的,由此曹操便会派精兵强将伏击我方。等他们得手,伏兵在此撤退,便会由其他军队垫后,狙击我方再次的追击!毕竟去救援危在旦夕的衮州城才是曹军最主要的目的,所以垫后的军队战斗力一般,数量也不会多的……。”

张绣闻言,重重的接连点头。这样的推论,就是他想破脑袋也想不出其中的脉络变化啊。当然他十分清楚:如果不是贾诩激他率领军队再次追击撤退的曹军,如果他由于战败毫无斗志,他们不可能取得全歼敌军的辉煌战果。

胜利,绝对是提升军队士气的最好的方式之一。

第二百五十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

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谋略,张绣不想过深的了解,谋划并不是他的强项。战场厮杀才是他的擅长。当然,从这次一波三折的追击战中,张绣深刻认识到超级谋士的重要性,此时,他对贾诩不再像以前那般表面的客气和尊重,而是发自内心的高山仰止——仰慕和尊重。当然,他知道不但战局是贾诩眼里是透明的,而且象他这样的超级猛将的思想和情感,在贾诩的眼里,也是透明的,就如晶莹剔透的美玉。

“贾叔,如今我们是继续追击撤退的曹军,继而进攻衮州城,还是原路返回?”张绣探着头,恭敬而又谦卑的向贾诩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