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页

乐思晦荣显半生,最后却连这一句话的交情都没有遗留下来,也不知是可悲还是可叹。

李潼唤来乐高,随手写了一张便笺,吩咐由刚刚从司宫台返回的杨思勖领着他前往尚书秋官敦促此事,甚至连正式的公文都不需要下达。

这件事本来就该做,无非刑司怯于来俊臣凶威、加上朝内也无人发声才耽搁下来。

乐高见状,已经是泪水涟涟,扑在李潼席前不断的叩谢,可怜模样让人觉得心酸。

李潼也懒于凭此卖恩,只是摆手让其速去。人情冷暖、世道常有,所以才显得不忘故义那样可贵。

“巽郎真有仁人风范,恩及微庶。这乐家小子能够入事府下,也算是苦尽甘来。”

杨再思又微笑着吹捧一句,李潼则看他一眼,心里不免念叨:要不你把鸾台侍郎位置让给我,到我家来做奴仆,我也待你一样好?

经过这桩杂事,才又讲起李潼署中官厅位置所在。杨再思所安排的是正厅左侧第三个小厅,这座小厅跟李潼还有渊源,原本是他故友李峤在署官厅。李峤年初复审狄仁杰等案事,也受牵连,被放为外州司马,所以归都至今,李潼都还没有见过他。

李潼对此自无不可,私属的官厅更多只是一个临时的休息场所,真有什么台省大事,都要通堂办理。靠近正堂的哗噪所在,睡个午觉都不踏实。

这时候,时间已经过了正午,也到了官署放饭的时间。于是杨再思又领着李潼前往食堂用餐,一路行走间,遇到的那些鸾台官佐们,对他态度就显得端正许多。甚至在食堂用餐的时候,还有人主动上前致礼。

对于这些变化,李潼泰然受之。他也是混过机关的人,明白职位与威严虽然相辅相成,但也并非绝对唯一关系。比如对案的杨再思,便是一个活生生的反面例子。

他自有一系列的立威计划,眼下还只是牛刀小试,总要给人一个循序渐渐接受的过程,不要真把他当作一个穷极无聊的宗枝纨绔来糊弄。

朝廷提供的伙食还是不错的,应季时蔬、包括各种蛋肉食材,品类丰富又足量。当然味道是比不上王邸中厨下精心烹制,但对工作餐而言,已经是非常的丰盛。

李潼旧事麟台,所提供的工作餐就要逊色许多,他都不稀得吃,正好那段时间跟他奶奶关系好,可以去禁中蹭饭。

不过其他官佐们自然没有他这种贱矫情,吃得还是很开心。而且还有人直接将食盒带进食堂里来,一边吃着一边将一些食材收进食盒里,是打算连吃带拿。

李潼注意到这些官佐们收拣的食材,大多是鱼、肉之类的荤腥,然后才突然意识到,年中五月朝廷刚刚颁行禁屠令,禁止民间一切屠宰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