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6页

所以不独宋璟见到裴耀卿留在大内心头火大,圣人也被这小子搞得挺没面子,借着集英馆日渐显重,得直延英殿之际,将这小子召来补课,不能弱了天子门生的名头。

裴耀卿虽有侍臣之近,但却无参机枢,整日除了供奉笔墨,便是埋首于书山牍海之中,可谓苦不堪言。

听到裴耀卿自言见拙、并不矫饰,宋璟脸色才略有好转,但仍严肃说道:“集英馆创设,馆生受学所费皆公库开支,仕途未进、君恩已享,才学深浅已经不是一人私计。小子虽有家世可凭,但若不知见耻补短,日后休想得有着绯之日!”

裴耀卿听到这话也是凛然受教、垂首应是,眼下可不再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寻常教诲,而是即将入朝的宰相对下员卑职颇为严厉的告诫。

“眼下中书李相公、礼部张侍郎尚在殿中奏事,学士不如暂请移步别厢稍作等候。”

受过一番教训后,裴耀卿又连忙说道。

宋璟闻言后又向殿门处张望片刻,见短时间内圣人的确不暇召见,于是便点了点头移步别厢。

他日常为人方正严谨,虽然比不上张仁愿那种变态,但对仪容举止自我要求也都极高。特别是在即将面见圣人的时候,心情不免更觉紧张,唯恐失仪失礼,务求要以最好的仪态面目拜见圣人。

黎明时便从城外馆驿起行、入城后又是一番奔波,此刻他也的确想找一个私密地方收拾一下仪容。裴耀卿又是较之官场同僚更加亲厚的一个关系,他也想借机问一问原本的集英馆生各自前途如何,若真都像裴耀卿这么不争气,稍后入拜时,还要为此前的失职羞愧告罪。

第1001章 天弃其类,错爱必伤

延英殿中正在奏事的两员乃是中书侍郎李峤与礼部侍郎张说,所进奏的主要是今春科考事宜。

经过朝廷多年的大力推广,科举诸科已经发展得甚具规模,到了今年应考诸科的贡举人数也是连攀新高。在见到礼部呈送已经注名应试的举人名单时,圣人自有一股天下英才俱入吾彀的欣喜。

虽然应试举人已达新高,但朝廷过去数年也积攒了丰富的科举经验,特别开元初年先后将科举进行糊名制并转为礼部筹办这两项重要的改革,到如今早已经形成定式,今年也不需要再作什么大的调整。

虽然眼下科举还没有正式举行,但从去年入秋开始,诸州贡举人便开始陆续入京,到现在也在京城中厮混多时,不乏一些才学有成者已经脱颖而出,声名颇受传颂。

过去数年,朝廷针对科举屡有杜绝达官显贵加以干涉影响的规令,所以如今的干谒之风并不怎么盛行。

但这并不意味着那些应举的士子们无从显耀才学,像从去年秋里便开始举办的各种文会,以及翰林院所主持的华文馆也应时蹭热点的编修了几卷当年应举士子的诗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