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0页

贺松尴尬道:“记得,记得呢。”

“这些泉货流转的收益,往年来说,都被地方巨族垄断。汉中王将这块肥肉从他们嘴里夺出一大块来,分给将士们……你觉得,是不是又会有人不满了?”

贺松沉吟道:“生意如此兴隆,豪族巨室所获的已经不少了。不过,人的贪欲无穷,只要没把所有的利益都拿出来分享,总有人会不满,总有人会心怀怨恨。”

雷远颔首。

“那么,你再看。”

这次雷远指的,是岑坪以北,背靠涔水的百鱼山方向。那处是当年贺松驻扎岑坪的时候修建的驻军营地,后来陆续经过数次扩建,成了一座规模不小的堡垒。

首先依托山势筑起墙垣,墙高五尺,厚三尺余;跨着墙体又增建了战楼、望楼。在百鱼山脚下,又挖了壕沟引水。在墙垣内部,有成片的房舍,半数用来存放武器,半数存放粮食。

“这堡垒,你驻扎过。黄晅、段丰他们驻扎过。现在负责这一块的是郑高,你也见过的。负责岑坪日常事务的官吏们,至少有三成出于军中,都是退伍的老卒或者基层军官。他们在本地获得官给的庄园,安家落户,再经受简单的培训以后,从乡吏、里吏做起,一点点往上攀升职位。今年以来,在荆州和交州,都有老卒为斗食吏的。更不要提,还有转为文职的军官了。”

所谓斗食,指的是百石官俸分摊到每日,得一斗二升。这已经算是县中骨干吏员了,地位不低。

雷远继续道:“虽说汉中王推行郡守、郡尉分治,使各地官吏的数量大大增加。但这些斗食吏的职位,本来都是地方豪家所有,是他们勾结或架空上官,进而欺压横行的重要工具。这些职位被侵夺,你觉得,他们会高兴么?”

见贺松蹙眉深思,雷远又道:“我还听说,汉中王近来意图在四州重新推行贤良方正和文法、才能等科的察举。而察举之权,分属郡守、都尉。到那时,军中出身的吏员只怕还会更多。你觉得,某些人会满意么?”

“怎么会满意?这是动了他们碗里的食物,必定会令之大大不满。”

“再多的不用说了。”雷远微笑道:“近数百年来,大汉与士子豪强共治天下。可汉中王要的,是恢复前汉制度,痛抑豪强;我和关将军等人想的,是提升武人士卒的地位;军师将军诸葛孔明要的,是严明律法、整肃纲纪。我们大刀阔斧地做了很多事,让很多人不高兴。这么多人不高兴,为什么汉中王的政权依然稳固,还能蒸蒸日上?”

雷远环视众人。

见众人皆不知该如何回答,雷远平伸出两只手。

“原因有二。其一曰,我们手里有锐利刀枪。其二曰,我们手里有大义。”他将双手握紧成拳:“任何人敢有不满,我们以大义临之,几乎没有人能公然反对。真有谁反对了,我们以刀枪临之,芟夷逆贼,名正言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