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1页

农民和工匠们,在协助富户撤离,照样能够得到工钱,而且是先给工钱再干活。

他们只要有饭吃,那么就是随徐公子到天脚底,那毫无怨言。

世间不会有任何地方,会比华夏境内更加尊重他们;天下不会有任何君主,会比徐公子更加关心他们。

所以,当国难临头,他们很自豪地挺身而出。作为华夏的百姓,作为华夏的子民,他们虽然无法为战事出战,但是在后勤工作方面,他们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大丈夫,也是国家的栋梁之材。

众志成城。

当魏征、李福成、任媚媚和洛其飞站在码头,一船一船地送着百姓远离之时,华夏军的大军,也迅速向潼关方向增援。

水中小型战船,扬起千万面风帆,裂水北上。

当郑淑明、吕重、冯歌等人在洛阳南门,一车一车地送着妇孺老小,由南阳、冠军、襄阳等地,同时也有迎接的队伍派出,延绵北上,迎接洛阳百姓南撤。坐镇襄阳的河南狂士郑石如,组成万人接应团,又有数万农民工匠,疯狂架设临时居住的棚户区……彭城梁都的彭梁会,也同样热火朝天的建着居民区,远在许都、下邳等地,士兵南下支援……小吕布焦宏进,带着骆马帮分成水陆两路,日夜兼程……整个华夏境内,都在疯狂地运转。

虽然时间仅过一天一夜,但是洛阳已经有部分民众撤出,进展远比预期都要迅速。

潼关之下,李唐、华夏两军士兵,正隔河对峙。

比华夏军更早一天,李唐军的玄甲虎贲骑已经赶到,但是他们无法渡河。华夏军的水军早据河而守,尽管潼关之下的河道无法铺开大量的战船,但是玄甲虎贲无法在华夏军水军的火矢之下强行渡河。李唐军的水军几乎没有出战的可能,它们的作用仅限于运兵。

骑兵无法在战船的骚扰下渡河,整一条河道,都是华夏军的水型战船。

玄甲虎贲也不强渡,据雄关而观,一边休养急行军的疲惫。

李唐方面的援军在后面络绎不绝来到,打击战船的投石车和火矢迅速制造,或者运抵。两军都在疯狂增援,华夏军的士兵一批批在战船的运送下赶到,在潼关城的对岸风陵渡不断挖掘战壕,阻止对方强行登陆后的疯狂推进。

战壕,尖桩,刺马,垒石,绊绳,一切一切能够阻止骑兵突进的手段,都在反复利用。

以两万不足之军,应对十数万精锐,让对方突破强渡几乎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