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页

沈冥望着这座巍然矗立于南国的府邸,不由感叹,钱氏一族果然是江南望族,有道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便是如此。

昔日,宋太祖赵匡胤南征北战,以武力消灭了八个国家,由于吴越富庶强盛而未灭亡。赵匡胤见此,便打算挥师南下,意欲消灭吴越国。

面对宋国的强大兵力,吴越国国王钱鏐之孙钱弘俶,为使生灵不受涂炭,避免江南子民陷入战乱之苦,尊承祖父遗训,作出了痛苦而明智的抉择——取消吴越王位,尊赵氏为帝,将吴越国十三州一郡、八十六县、五十多万户、十余万兵卒尽数献纳给赵匡胤,并自愿捆绑双手入京,以显示愿意称臣、纳土归宋的诚意,由此和平统一了中原。心存感激的吴越百姓担心他的安危,自发修建了“保俶塔”,保佑钱弘俶平安。赵匡胤见钱弘俶如此大义,倒也颇为感动,于是令编修百家姓的官员将钱姓排在了全书的第二位,仅在赵姓之后。

时至今日,钱家族长的重任已经传到了钱弘俶之曾孙钱崇礼之身上。太平兴国三年,钱弘俶举国归宋,被朝廷封为“淮海国王”,太平兴国八年时改为“南汉国王”。到了端拱元年,改封为“邓王”。其嫡系子孙便承袭此封号至今。

门房通禀之后未过多久,里面便出来一个管家模样的人,向沈冥一揖道:“王爷有请沈大人。”跟随管家进入王府,沈冥见这座府第果与别处不同。他在汴梁时,见惯了京城的各处府邸,多以宏大严整、堂皇浓丽称胜,而这座邓王府却是以精致淡雅见长。只见府内庭台楼榭疏落相宜、构思巧妙,游廊小径蜿蜒其间,假山洞壑匠心独具,一草一木更是别有风韵。他无暇多看,便被管家引到了书房之外。

管家立在门口,毕恭毕敬地回禀:“启禀王爷,沈大人求见。”只听房中一人道:“有请。”管家向旁边一让,伸手请沈冥入内。沈冥见一人宽袍锦袖,正坐在案前看书,便上前参见,口中道:“沈冥参见王爷。”

那钱崇礼不过四旬年纪,三绺长髯飘洒,生得却是儒雅,他见沈冥施礼,却忙起身上前搀扶,“沈大人一路辛苦,不必多礼。”

二人落座,丫鬟奉上香茶。未曾启盏已是香气芬馥,飘漫一室。沈冥见盏色青碧,光泽柔和晶莹,犹如翡翠,便知是“龙泉弟窑”所出。又见那茶叶上披满了金色的绒毛,细若发丝,弯曲细紧如银钩,在水中竟是互相勾挂呈环状,汤色鲜亮红艳,竟是生平仅见。

钱崇礼笑让道:“此茶产于钱塘江畔,名曰九曲红梅。想来与京中之茶不同,沈大人请勿见笑。”沈冥笑道:“王爷说哪里话,沈冥初到江南,眼见地灵人杰,与江北大有异趣,想来竟是造物不公,令天地间之灵气独独钟于此地。”

二人相顾大笑,钱崇礼又随口问询了一些京城典故,说着说着便就切入了正题。

当下,沈冥将沈清微之密信交付于钱崇礼。钱崇礼看罢,神色却是沉重了许多,“倘若照国师信中所言,此事竟可关天。”他将信又细细看了一遍,“小王僻处江南,虽然王府中也纳了不少武林人士,但于那大天罗宫竟是毫无头绪。”他沉吟半晌,道:“事到如今,只能密令心腹之人于江南一带秘密梭巡,想来同是武林中人,亦必有其寻觅之法。只是在打探之前,需要嘱咐他们切勿走漏风声。”

沈冥听他如此说,便起身长揖,沉声道:“沈冥离京之时,家师和皇后娘娘一再叮嘱,此事事关大宋之国运国体,江南之地虽然富庶,亦有不少朝中重臣仕宦于此,但这件事却只有王爷一人方可知晓。王爷高风亮节,想必府中亦不乏忠义之士,此事一旦泄露,沈冥万死难赎。”

第十回 解愁烦闲游白寺岭 观山花偶遇极乐宫

且说邳境这一日刚到山庄门口,便有山庄总管带了十几名家丁迎了出来,管家一面吩咐人向里面禀报,一面为其掸尘道劳。

邳恪早在数日前就收到仆人传信,言少爷这几日必然归来,此时父子相见,真正亲热非常。邳境向父亲请安完毕,便进到内院去给祖母请安兼送上自京城带来之物。原来,邳恪之母柏氏出身冀州世家,祖上世代为官,自幼便饱读诗书,更兼精通琴棋书画,尤其擅长刺绣,年轻之时曾经于一日一夜之间绣出“九凤朝阳”为昔日刘皇后贺寿。而今虽然已是耄耋之年,却是精神健旺,一来是自身体质强健,而来邳家乃医药传世,保养之方自是与别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