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页

吴凤楼看出此种端倪,当下却轻轻吟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晏春眠和祝水流听到这四句《诗经》之后神色微变,而范龙荮却不由得微微皱起了眉头,原来这却是她们之间的一个暗号。吴凤楼此时吟出这四句的意思,乃是要四人施展出昔日联手所创之“桃花四象阵”。

这“桃花四象阵”既称“四象”之名,自然是须得四人同时发动。古人曾将天空分成东、北、西、南四个区域,称东方为苍龙象,北方为玄武象,西方为白虎象,南方为朱雀象,是为“四象”。“四象”乃是古人把每一个方位的七宿联系起来加以想象而成的四种动物的形象。如东方苍龙,角宿象龙角,氐、房宿象龙身,尾宿象龙尾。南方朱雀则以井宿到轸宿象鸟,柳宿为鸟嘴,星为鸟颈,张为嗪,翼为羽翮。后来古人又将其与阴阳五行五方五色相配,故有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之说。如《礼记·曲礼上》曰:“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招摇在上。”《十三经注疏·礼记·曲礼上》亦有云:“如鸟之翔,如龟蛇之毒,龙腾虎奋,无能敌此四物。”

四人创此阵法之后,却从未用过,只因她们的武功极高,在江湖上一向罕有敌手,且四人同进同出,相互照应,一时却也用不上这门阵法。不想今日吴凤楼忽然起意,想到要用这“桃花四象阵”。

翦横波听了宫绮筳的“普庵咒”之后,心神稍定,却恰在此时听到了吴凤楼所吟那四句诗经。她面色一变,心知吴凤楼果然已经不耐烦了,想要使出杀手锏“桃花四象阵”。

她久闻此阵具足“桃花杀四象”之威,莫说是自己这等粗浅功夫,便是恩师翦峨眉复出,也不敢直面其锋……倘若自己今日亡在此阵之中……父母和妹妹的大仇却要由谁去报?

一时之间,翦横波心中转了千百个念头,而吴凤楼、范龙荮、晏春眠、祝水流四人却已经分占四象之方位,将她和宫绮筳围在当中!

翦横波见四人步步紧逼,“桃花四象阵”眼见已成,便向宫绮筳飞速道:“眼下已是最后关头,你若是再不走,可就走不成了!”

宫绮筳侧目向她看去,但见其玉颜微酡,显是适才激斗所致,“宫某既然已经卷入此事,便不会半途而废。”

翦横波见他竟然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的脾气,实在是别无他法,只得对宫绮筳道:“梅花三弄!”

宫绮筳闻言一怔,随即大喜,这一喜自是由于翦横波终于肯与自己联手应敌之故。

他当下右手托、抹、挑、勾,左手吟、绰、注、撞,一曲《梅花三弄》应指而生。

——此曲又名《梅花引》,乃是东晋之人桓伊所制之曲。梅花乃冬之精魂,冰肌玉骨,凌寒留香,其志高洁。曲中借物咏怀,展现梅花洁白,傲雪凌霜之特性,在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之法,重复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故称为《三弄》。

——晋时之人,往往旷达而不拘礼节,磊落而不着形迹。《梅花三弄》的作曲者桓伊乃是东晋之时的武将,获封为右军将军,都督豫州诸军事。其人谦虚朴素,个性不张扬,曾立大功而从未招忌。《晋书》中称其“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有邕柯亭笛,常自吹之。”当时,王羲之之子王徽之曾应召赴都城建康,所乘之船停泊在青溪码头。恰好桓伊在岸上经过,王徽之与之并不相识。这时船上的一位客人道,“这是桓野王。”王徽之便命人对桓伊说:“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伊此时已经是当朝的高官贵胄,却亦久闻王徽之的大名,当下便下车上船,坐于胡床之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调,高妙绝伦。吹奏完毕,便上车走了。宾主双方自始至终没有交谈一句话。桓伊敦和风雅,王徽之狂狷博闻,二人相会虽不交一语,却是难得的机缘。也正是由于桓伊和王徽之的不期相遇,才导致了千古佳作《梅花三弄》的诞生。

而翦横波之所以令宫绮筳弹奏《梅花三弄》,却也是另有一番用意。

——“桃花四象阵”纵然千般杀机、万般厉害,然桃花却终究是轻薄之物,其姿纵使艳丽,也不过是轻狂舞于春风。然梅花斗雪吐艳,凌寒留香,乃二十四番花信之首。其铁骨冰心,疏影清雅,越是风欺雪压,越要迎霜怒放。因此翦横波才要用“梅花三弄”的曲子来配合飞天舞,从而压制住“桃花四象阵”的阵阵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