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页

江水清和江水柔对视了一眼,相对莞尔。

※※※

治平四年,春。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此际正值阳春三月,汴梁城内城外,街头巷尾,商贩云集,柳岸杨堤,游人遍布,一派盛世景象。垂杨系马处,却有一位年约弱冠的少年公子正在低声吟诵,似乎满怀心事。但见他一身雪白长袍,形貌清隽,容颜俊美,手中却把玩着一枚透彻晶莹,薄如蝉翼的玉佩。此时游人虽多,其中亦不乏英俊风流之人物,但众人的目光却似在那少年公子身上生了根一般,动也不动。尤其是那些绮年玉貌,盛装出游的美丽少女们,更似是被摄取了神魂。

那公子正在低低吟诵当时大才子苏轼之词,一时未察,待得回过神来,却见周遭千百人俱都直勾勾地望向自己,竟不由得脸上一红,便解开马缰,上马匆匆而去。这一去不打紧,只惹得桃花人面,都换做了薄怨轻嗔。

※※※

轻舟逆流而上,云台山茱萸峰屹立在彩云之间,隐约可见。

谈倦的目光在这玉佩上流连了一会儿,便转向别处。

他轻轻抬头,仰望天空,心中不知在想些什么。

两岸奇峰高耸,漫山遍野的山花,几乎染红了半边天空。这山花在春风的吹拂之中竟是如此凄艳动人,触目惊心。

此时距其父撒手人寰已是三载有余,他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未经世事的懵懂少年。江湖中的剑雨刀光、明滩暗礁令他日渐成熟起来。

三年多来,他谢绝了来自乾坤堂一次又一次的邀请。谈倦知道,这邀请的背后,满含着师伯师兄们对自己的保护和关爱。

——莫非在他们心里,自己永远都是需要被人保护的么?

微微苦笑了一下,谈倦收起了手中的玉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