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页

江逐流接过古玉,未加细看,却向谈倦道:“公子主意已定?”

谈倦颔首,轻轻说道:“家父在天之灵,亦必有所安慰。”

江逐流道:“燕云之地,凶险颇多,公子何不……”

他的话为谈倦打断,“我意已决,江叔父不必再劝。”

※※※

谈倦自下了茱萸峰之后,便返回忘忧馆中收拾了行囊,竟自往燕云一带而去。

他自知相貌极异于常人,为免路上频惹事端,便自箱中取出一张人皮面具戴于脸上。那面具出自其父谈谁论之手,精妙绝伦,戴上之后非但没有丝毫破绽,连细微表情亦与平时无异。他易容改装之后上路,便省却了许多麻烦。

这一日,却已快要过了燕山山脉,刚好行到了檀州境内。

——燕山乃北方一大山脉,中南部更有长城倚山而建,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乃是中原与契丹之间的重要屏障。而檀州则由隋开皇十六年分幽州置,治所在燕乐。唐武德元年,复改为檀州,移治密云。天宝元年,改为密云郡。乾元元年,又复改为檀州,领密云、燕乐二县。五代后唐,省燕乐县。其时,北方游牧民族契丹日益强大,不断凭借铁甲精骑自北方南下,檀州自然首当其冲地成为了契丹入主中原的战略前沿。耶律阿保机曾两度攻陷檀州,掠大批檀州民众北返,令檀州民众苦不堪言。

——后晋天福三年,后唐节度使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予契丹,自此,檀州便成为了契丹所辖,隶属南京道析津府,管辖密云、行唐二县地。契丹对此地十分重视,置威武军于此。以护陪都燕京,预备不测。北宋王朝建立后,虽两度兴兵,企图一举收复幽云,却均未成功。

谈倦一路缓缓前行,远眺黄河落日如血,一条黄尘古道自南向北蜿蜒而来,直通燕山脚下。

谈倦见天色不早,正寻思要找一家客栈落脚,却听得远处响起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行人马正自燕山脚下向北疾驰,踏起黄尘滚滚。

谈倦见那一行人马乃是契丹武士装束,并不为异。此处常住民众虽仍以汉人居多,但终究已属辽人制境,见到辽国人马自然也是寻常。

此时,残阳已褪,冷月渐升,微光之中,马队愈驰愈近,眼看绕过一处山丘便到了谈倦近前。

谈倦不加在意,仍是缓缓走着。

忽听一声惨烈嘶鸣蓦地响起,当先一马竟悲鸣人立,周身不住震颤。马上那人一惊,尚未回神来,忽觉手中缰绳一松,连人带马已然栽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