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页

未等我发话,那近百名背负大弓,手提斩马刀的精卫已齐齐翻身下马,跪了一地高呼千岁千千岁。

就我所知,大明军中不曾听说过有这么一个人物啊,而观他的身形气度,外露的猛悍和冷厉绝对是个一流中的一流高手。

难道历史因为我的出现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别的不说,就是老黄的覆雨翻云中也未有这么一号人物呀。

乱了套啦,我这个一无是处的允炆何尝不是个无用的小角色,但这一刻我却成了鹰缘的传人,这又是谁能想到的意外呢。

第六章 喜获两营

看着眼前的黄敬天,我不由起了爱才之念,这样的虎将若能收归摩下,不啻于如虎增翼啊。

象鼻大刀,铁弓,姓黄,该不会是三国名将黄忠之后吧?哈。

只是这样的人才仅是个武骑尉,武官末品官。

真是天助我也,这不是老天给我机会吗?他若是个什么都指挥使之类的,说不准有谁在背后撑腰呢,哈,现在我也来当当这撑腰人吧。

一念及此,我上前一把将他扶起:“黄将军不须多礼,快快平身,诸位也起来吧。”

黄敬天和一众精卫起身,他眼中流露出一丝疑惑。

眼前的允炆真的是那个倨傲骄狂,目中无人,偏又胆小无能的皇太孙吗?难道流言故意损他的形象?自已也曾见过他一两次,但确实和现在的他判若两人,这是怎么回事?

对黄敬天的心态我把握的非常清晰,允炆前后的变化是质的变化,他不吃惊才怪呢。

强压下心中的疑问,黄敬天躬身施礼道:“殿下安然无恙,是我大明之福,黄敬天实担不起将军之称,殿下还是直呼臣之大名吧。”

我点了点头,道:“这几日城中定因我的失踪起了些混乱吧?”

“殿下所言极是,清凉寺事件,圣上震怒,当夜便实施了全城禁严令,彻查一切可疑人物,尤其是江湖中人,清凉寺老少僧人三百多尽数看押,厂卫,禁卫,锦衣卫,皇城八卫,洪武十六营日夜出动,水银泄地般全城搜索,直至今时此刻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