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页

黄敬天摇头,眼中却显出期待。

“鹰缘。”我淡淡道来。

但黄敬天却被震的目瞪口呆。

百年来只闻其名不见其人旷代奇人,大侠传鹰的儿子,怎不让他吃惊。

蓦地黄敬天再一次翻身跪倒:“敬天何德何能,得殿下如此看重?”显然他有感于我对他的这般信任。

我挽起他笑了笑,示意他归坐,边在堂中渡起了方步:“虽仅七日的师徙之情,对允炆来说却胜似一个世纪般的漫长,能得这位绝代宗匠青睐,同样是允炆之幸。”

黄敬天久久没有说话,想不到眼前的少年竟是鹰缘活佛的唯一传人。难怪以自已的修为都看不透他呢。

我话锋一转:“好,不说这些了,敬天你告诉我,对大明未来的形势你有何看法?”

黄敬天深吸一口气,道:“请殿下先恕敬天妄言之罪。”

“但说无妨。”在无形之中,一股天生的王者气度在我身上流露。

黄敬天暗暗心折,才道:“大明国富民强,至开朝以来二十几年,早恢复了灭元时的损耗,边患不足为虑,我明军所指定是所向无敌之势,然皇上已年迈,数位皇子封王拥兵,一旦太祖皇帝有个三长两短,内乱堪忧啊。”

果然是有远见的人才。有这种人物相辅,我若真的要改写历史,不能说没有可能啊。

建文帝登基之后,燕王棣造反,以弱胜强,那他对的是软弱无能,不谙军道的允炆,而非我这个来自二十世纪的允炆,胜负之数不言而喻。任他能力通天又如何斗得过我这熟知历史的人呢,虽然存在着变数,但我仍掌握着一大半的胜算。

第七章 筹谋班底

“余子碌碌,唯燕王有些能力,哈,敬天,我们看的有些远了,各皇子都拥兵自重,各领封地,允炆今始得两营甲士,不过这就足够了,本王找你来不为别的,只是想让你举荐些悍勇能战,忠贞不二的有识之士共图大业,明军营中藏龙卧虎,敬天你正是最好的说明。”我深深了一眼黄敬天。

“殿下这么说倒让敬天想几个人来,说来可笑,他们都和敬天一样,不懂的人情世故,又不识拍马奉承之道,空有一身傲骨奇学,一腔冲天豪情,却无用武之所,郁郁而不得志呀。”黄敬天不无感叹地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