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页

大唐[校对版] 荆柯守 1468 字 2023-03-20

罗士信却不同,当日投靠也算是有点不得已,但是现在,眼见唐国如日升天,已经觉得杨宣凝有人主之相,因此已经是忠心侍主了,他当然不希望自己的朋友与之翻脸。

杨宣凝深深望了他一眼,心中叹息,但是还是决定给他一次机会,如果这次还不抓住,也只有处死他了,因此欣然说着:“有秦卿在,一定可以拿下遂安郡。”

又说着:“三位将军可以退下了!”

等这数位将军退下,杨宣凝才叹了一口气,对着一个道士打扮的人说着:“这件事情,就摆脱于你了,我请虚行之配合于你。”

此人就是建安宋玉泉,虽然姓宋,倒也不是宋阀之人,但是此人和会稽孔道茂、丹阳王远知,都是南方道家的重要人物,皆为炀帝所重,写到史书中,可见此大能。

宋玉泉投靠了杨宣凝,立刻得了一郡宗教权,他获得了这些好处,当然要派遣子弟保护唐王,并且为之效力了。

这批道家高手,结合虚行之的厂卫,又得了军队配合,如果秦琼有反心,自然可以拿下,因此杨宣凝也冷笑的说着:“如是逃亡或者叛逆,你等当场格杀勿论就是,不必拿来见我了。”

区区一个历史上的名将,杀了就杀了,也没有什么可惜的。

宋玉泉静静的观望着这个少年王者,用灵眼看上去,已经见得一条白蛟在其人身上沉浮,当是大贵之相,当下淡然一笑,说着:“我受唐王大恩,这是小事,唐王还请放心。”

不依国主,不立法事,只有有着统治者的支持,才能在地方积累足够的依附者和敬奉者,也只有资源和人才充足,才能光大道统,这已经被胡教所明示。

因此这个时代的道士,都有所心得,开始学习胡教的方法,不远的后世,道家宗师更是连绵不绝,其中出了陶弘景、司马承侦等宗师。

比如现在,一郡数十神殿,影响的信徒就以十万计,其中侍奉的物资就丰富,并且弟子也容易挑选,自然容易大兴,这是立杆见影的事情,由不得南方道士家族不慎重,不支持,这是很明显的事情。

如果不投靠,自然门户就很容易消亡,现在不是一家获得一郡的事情了,而是几家十几家纷纷投靠,以求占有一郡中一席之地了。

为王者,招揽高手,无非是等闲而已,就算这个不说,也有大批的武林好手投效而来,他们未必适应军中,但是刺杀、反刺杀、情报等等,都大有用途。

“恩,以后还要依靠你了。”杨宣凝说着,整合道教,路还非常漫长,这本来不是一代二代的事情,而是几代人的事情,但是有政权支持,可以加速,希望能够在五十年内基本统一了。

但是五十年,也不过定下大略,以后还要几百年才能够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