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页

大唐[校对版] 荆柯守 1304 字 2023-03-20

按照现代某个粗浅的模型,假如个体战斗力量相当,那敌军有100的话——我军出兵100,几乎是同归于尽,但是如是出兵110,伤亡就可锐减到65人,而出兵150,伤亡减少到40人,出兵200,伤亡是27人,出兵300,伤亡是17人,出兵400,伤亡是12,出兵500,伤亡10人,可见人数差距带来的伤亡变化。

当然,这是理论上的粗浅模型,现实中有许多因素影响,但是也可以看见里面的道理,也就是说,本来三万对二千,应该只损失几百就差不多了,但是现在,却反过来损失八千,虽然其中有五千可以恢复,但是这个数字也极其惊人了。

不过,这样的军队,到底少见,倒也不必担心太多了,因此杨宣凝命令的说着:“我给你一万兵,并且所有伤兵也留给你,你给我清理郡内,并且控制和收编水师,一月之后,我会给你旨意,横扫附近郡县。”

“臣遵旨。”

顿了一顿,罗士信终于开口问着:“王上,是不是要立刻回去讨伐呢?”

“正是如此,你想问的是秦琼吧,此人已率数百人,进入沈法兴军中为将,爱卿对此,有什么意见呢?”杨宣凝森然说着。

“秦琼背弃主上,死不足惜,但是念在是一员大将,有益王上大业的份上,还请王上给个机会。”

“给个机会,怎么说?”杨宣凝语气转柔。

“臣写信一封,劝之重投王上,戴罪立功,还请王上天恩。”

“若是他不肯呢?”

“若是不肯,就是他自弃忠义,我和他的兄弟情意,就此一刀斩断,以后各为其主,绝不容情。”罗士信凛然说着。

“好,爱卿有忠有义,公私分明,寡人怎会吝啬,就再给他一次机会,你自可去办,好了,你可以退下了。”

“是,臣告退。”

等他离开之后,杨宣凝哑然失笑,果然,能够留名青史者,都不简单,想必罗士信知道秦琼谋反后,他就一直在思考和犹豫,图谋怎么样化解,毕竟秦琼和他同出一军,又是同乡,论关系实是不浅。

只要杨宣凝稍有几分猜疑,罗士信的前途就可忧,但是如果一点也无动于衷,又使人觉得此人无情无义,让人心寒——现在如此求情,不但表现了其人有情有义,仁至义尽,而且也表明了自己最后忠诚于主上的决心。

如此短短几句,也真难为他了,其实这仅仅是走过场,秦琼犯了这样大的事情,岂会因为一信而回来?

就是一种情义的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