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页

步凡突然想起一本史书说确实是有这么一段描写,赶紧说道:“有点耳熟,我好象记得哪本史书上确实是有这一段描写。”

“怎么回事?你给说说。”步天生对这个故事很感兴趣,急忙催步凡给他讲讲。他是个半路入行的医生,对于医道上的一些奇闻佚事他都很有兴趣。

“史书曾讲到:有一次,扁鹊去给魏文王看病。魏文王就问扁鹊:‘听说你家共有你兄弟三人,都是研究医术的,不知道哪个的医术更胜一筹?’。

扁鹊当时就回答到:‘我大哥的医术最好,二哥次之,而我的医术是我们三兄弟里最差劲的一个。’”

“魏文王当时就不相信,以为扁鹊这是在谦虚,就问到:‘那你医术最差,为什么却最出名呢?’。

扁鹊就回答到:‘我大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病人还没发病,病因就已经被我大哥所铲除,而人们却不知道这些,认为我大哥只会吓唬吓唬人,根本不会治病,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里的人才知道他的医术;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刚刚发作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只在我们的村子里才小有名气;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看见的都是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他们以为我的医术最高明,可以起死回生,因此名气响遍了全国。’”

步凡把故事讲完,说道:“我当时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以为这只是后来人杜撰的一个故事,没想到还真的有这么回事。”

步天生和张华也是头一回听说扁鹊还有两位哥哥,都觉得这故事很有意思。

李钰笑了笑,“这个故事或许是杜撰的,但是扁鹊确实有位医术超绝的大哥,因为我就是他的后人。”

“啊!”三人又是一惊,李钰今天真是数次语出惊人。

“当年文成公主远嫁西藏之时,当时藏医还很落后,整个藏区的人时刻都有被病魔夺取生命的危险,他们牧养的牲畜群里也是瘟疫时常发生。唐皇疼爱文成公主,怕她到西藏后万一有个病痛,就把我当时的祖先一同派往了西藏,并赐予我们家李姓。我的祖先到了西藏之后,指导牧民防治瘟疫,并把茶叶引入了西藏,牧民这才养成了喝茶来预防疾病的习惯。牧民患病的机会少了,牲畜也保住了,为了感恩我们家,才称我的祖先为藏神医,而后时间一久,人们就慢慢忘了我们的来历,外界的人一听称号也就认为我们家的医术是藏医。”

“难怪你说你学的是最正统的中医,传自医祖扁鹊的医术的确可以称得上这正统两字。”步凡叹到。

“其实没必要把这些分的这么清楚,我的祖先早在很久以前,就在西藏接触到了藏医,古印度医术,阿拉伯医术,遂对这些医术产生了兴趣,逐渐把这些医术的一些精华都吸收了进来,后来还有西医、古埃及医术等多种医术被吸收了进来。每种医术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也都为了一个目的而存在,我的祖先认为世界在变,医术也应该变,比如现在的西医,他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就是因为他的变。西医不仅能学习其他流派的医术,还可以把其他一些学科,比如力学,生物学,化学的最新成果应用于医学,这才取得了今天西医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而我们的中医时至今日,还死抱着一本《本草》,相形之下,就注定了我们的没落。”

李钰的这一番话让步凡是一番感慨,一番惭愧,他自己并不看轻西医,但是却始终认为中医才是最优秀的医学,不管是从中医的历史、理论、手段等各方面来看,中医在几千年来一直都是引领者。但是步凡在钻研更深医术的同时,却从没想过为什么现在中医没落了。步凡医术刚成时还能把武学和医学结合起来自创‘凡心决’,现在反而是一门心思啃医书,研究古方,所有中医的这种固步自封、吃老本的心态才是造成中医没落的主要原因,步凡想到这里,不禁出了一身的冷汗,觉得身上有些冷,原来自己这些年只是浑浑噩噩地虚度光阴,要不是这次误诊失手还有李钰的这记当头喝棒,自己不知道还要把这种盲目的优越感和可笑的自信心坚持到什么时候。自己为追求医学终极奋斗了好些年,到头来才发现自己是跑错了方向。

与此同时,在梁必卿的别墅里,梁氏三代都坐在客厅的沙发里,谁也没有说话,各自想着心事。

“必卿,你还是把这次梁氏进军国内的原因告诉婷婷吧。”梁老突然开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