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页

皇帝施施然踱到龙椅前,然后在庞公公的搀扶下,慢慢坐上龙椅,然后皇帝手一摆,威严地说道:“众爱卿平身!”

群臣都一齐站起来,然后肃立两边。

“众位爱卿,尔等昨日所举荐之人,可曾同来?”皇帝问道。

群臣在下面都纷纷点头回应皇帝。

“温爱卿,你的两个孙儿,可曾带来?”皇帝问他。

温白谦排众而出,低首行礼道:“回皇上,老臣昨日举荐的两个孙儿,今日只来了长孙温子君。”

“哦?”皇帝听了,也不发怒,“那,温子寂呢?他难道抗旨吗?”

“不不不!”温白谦忙道,“昨日待老臣回府,小孙温子寂已经收到其师门传信,回武当去了。他并不知情啊,皇上。如果皇上非要治罪的话,就请治老臣不察之罪吧。”

“嗯。温爱卿不必自责,此乃天意。你的长孙已经来了也就一样了。”皇帝自然不会拿这样的事情来挤兑温白谦的。

停了一下,皇帝说道:“昨日,吏部尚书高爱卿提出,值此国家缺兵少将之时,应大力提拔年青俊材。朕听后,甚是赞同。因此,这个‘平南将军’,就从今日众爱卿所举荐者中选出吧。”

第十一章 平南将军(二)

“只是,应该如何选出这个‘平南将军’,不知众爱卿有何看法?”皇帝又问道。

群臣中站出一人,向皇帝行礼后说道:“皇上,臣以为,将军者,必须有能够服众的武功,非凡的领军才能,渊博的学识。”此人乃是兵部尚书俞献礼。

这时,又站出一人,却是礼部尚书纪云舫。他亦向皇帝行了一礼,说道:“皇上,俞大人所言甚是有理。不过,服众的武功以及渊博的学识都可以立即试出,但是领军才能却须在战场上才可以试出,如今又将如何评判呢?”

其他大臣亦纷纷点头议论不止。

皇帝点点头,眼睛望向温白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