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页

太子不断地抄着这首诗,他的心思不言而喻。想想也是,太子已经年届二十有四,正是年少气盛,青春热血之时,却天天关在东宫太子府里读着书,习着武,就像困在笼中的金丝雀。

如今匈奴大举压境,四海男儿都已奔赴前线。或许太子觉得这正是自己为国出力的时候,于是一时心血来潮,私自出宫去。

皇帝听了郭仲廉的禀报,龙颜大变。他立即喝道:“叫禁卫军城尉司马怒来见朕!”

禁卫军城尉管的便是整个京城的城卫。京城的城卫极为重要,城尉之职乃是皇帝亲派,虽然只是一个城的尉官,却是堂堂正正的大将军。听说皇上找,城尉司马怒便立即明白所为何事了。他带着太子留下的玉佩,直奔皇宫。

皇宫议事大殿。

“回皇上!太子的确是今天凌晨出城的。这是太子留下的玉佩,说是皇上的旨意!”司马怒手捧着一块玉佩,跪在殿中说道。

皇帝不用叫太监总管将司马怒手中的玉佩呈上来,便知道那是他给儿子的。那玉佩雕着一条龙,只要示之于人,便是有如皇帝亲临。因此,皇帝也没有怪罪司马怒给太子放行,他此时想知道的,是太子去哪了。

皇帝沉声说道:“司马怒你站起来说话,太子他,到底去哪了?”

司马怒站起来,接道:“回皇上,太子带着太子洗马毕敬北往天镇方向去了。微臣觉得他们人单力薄,还配了二百禁卫军给太子。”

皇帝听了,闭着眼默想了一下,才缓缓说道:“罢了。就随他去吧,让他见见民生疾苦也好。”

这时,礼部尚书纪云舫却站出来,对皇帝行礼道:“皇上,这万万不可呀!朔州离匈奴边境最多二百里左右,而从太子抄的那首《塞上曲》来看,太子可不是去游山玩水,而是想去抗击匈奴啊。”

许多大臣亦纷纷附和纪云舫的话。高晋德与俞献礼见状,不得不随声附和,但他们心里却在暗自得意。

……

在云中城往西进七十多里,有两座大山,一为青日山,一为黑茏山。两山之间,有一南北纵深四十里的大峡谷,如一蜿蜒长龙。南边便是汉家江山,而一出峡谷的北口,却是一望无边的大草原。

青龙城便是依山而建造在大峡谷的南口。其东西两边分别是青日山与黑茏山的山壁。所以青龙城唯有南北两座城门。城门的城墙高耸云端,就是一只飞鸟,也难以过去。

长孙守纪与温子君望着青龙城的南门,眉头紧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