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页

唐近楼心中念头一闪,想起了昨天冲虚道长和方证方丈的对话。

他还未说话,方证大师已经继续说道:“当时指清太师叔所问的问题,并不十分深奥,只问了他什么是‘双树枯荣,非假非空’。”

唐近楼问道:“道长是怎么回答的?”

方证微微一笑,说道:“冲虚道兄答道,‘不知道’。”

唐近楼心中一震,脱口道:“指清大师留下他了?!”

方证点点头,说道:“不错。”

唐近楼叹息一声,说道:“我明白了。”他说明白了,心中其实还是似懂非懂,但就算似懂非懂,毕竟心中也隐约知道了那天为什么不能留在讲经堂。并非是因为他们不通佛法,当然也不是因为“不知道”,那天唐近楼的答案也是“不知道”。

方证问道:“和尚该往何处去,你现在知道吗?”

唐近楼双手合十,恭恭敬敬地一礼,答道:“如果我是那和尚,东西南三处山均可去得,只有北山不能去。”

方证问道:“为何?”

唐近楼道:“因为北山有人,这四处中,只有人最可怕。”

他终于明白了方丈问他这些问题的目的,不是为了什么标准答案,而是要唐近楼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赤子之心”,也是佛家追求的一个精神目标。为此,才有了“出家人不打诳语”“不妄言”的说法。

唐近楼在江湖中闯荡多年,隐藏自己已经几乎融进了他的血液之中,和他的精神融为一体,这样可以让他更好地生存在江湖上。可是缺点也很明显,他和所有其他人一样,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将保护色变成了自己的皮肤,甚至连自己也无法判断,究竟什么才是自己的本心。

方证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说道:“人为何可怕?”

唐近楼想了想,说道:“虎狼鬼都伤不了我,人……却不能不防。”

方证豁然抬头,说道:“若是东山之虎,西山之狼,南山之鬼都能伤你,又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