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页

说完,眼睛一瞪,对王天逸说道:“青城的!留下你根手指吧!我再找那两个混蛋婆娘算帐!要是你们是一伙的,我要你的命!”

王天逸大怒,抽剑在手,说道:“我没骗你。信不信由你了。”边说边盘算从哪里逃走。

不过那公子却一声冷笑,“想打是吧?”说着翻身下马,也抽出剑来,对王天逸一指道:“来、来、来,江湖规矩,单挑,别说我们以多欺少。话说在前面,这可是生死由命。死了也别怪我!”

旁边的一个手下赶紧说道:“少爷,使不得!不用您动手,我们先擒了他!”说完他的随从都翻身下马要一拥而上。

那公子把手一挥,骂得:“放屁!秦剑门一向光明磊落。都他妈的滚到一边看着去!”

这公子的举动让王天逸有些吃惊,也有些庆幸,更混杂着敬佩。不禁问了一句:“敢问公子怎么称呼?”

“李义前!”伴随这句答话,李义前暴喝一声,挺身攻上。王天逸在庙里见过李孝先出手,知道秦剑门很快,现在和李义前打在一起,发现秦剑门的剑不仅很快,更混杂着拳脚攻势,被近身以后非常难缠。

第五节 成事在雨

雨水落到激斗之中的两人身上就飞溅开来,好像在王天逸和李义前身上蒙了一层水雾,脚下的泥水被踩的不停像鲜花一样绽放,托起无数泥珠飞舞在空中,又被两人的身体撞碎。

一开始因为对方是一个门派的公子,王天逸还有些害怕他的武功,等接战之后,王天逸却发现自己居然可以游刃有余的抵挡,不由吃惊起来,他没时间想到这些天天天和丁玉展、唐博这样的高手练习,不仅自己的武功有了很大进步,临敌经验更是丰富。

没多长时间,王天逸和李义前已经过了五十多招,王天逸仍然毫无败象,毕竟李义前再快也快不过丁三、博六,王天逸早就被两个人打习惯了。李义前却是越打越着急,他去药王庙的路上遇到了送戚连的那个手下,事情经过都问清楚了,他也不是蛮夫,王天逸的年龄门派他都算过了,这么年轻的青城派弟子武功不会好到哪里去,更何况他在庙里自愿被打一拳,这样的人不会是高手,高手都是非常小心的,他们往往宁愿进行十分危险的以少对多的战斗,也不愿毫无防备让人打一下。肯像王天逸那样让人打的不是江湖经验少就是天生傻子,所以他认定这个出头鸟不过是个江湖经验都很少的三脚猫。况且青城派的人和武功自己都领教过,并不是太难对付,“对付这样的人,我自己足够了”李义前的原来的打算是这样的。

但李义前现在有点着急了,他原本也不想真要这个人的命,只是打算痛殴对方一顿解气,可偏偏自己算错了对方的实力,现在对方虽然只是防守,好像无暇攻击,但自己久攻不下旁边还有手下看着,现在自己已经骑虎难下了。加上这场雨,雨水不停的滚入眼中,很影响视线,兵刃上都是水,碰撞之后很难估计下一步的局面,地面又异常的湿滑,身体根本没法做什么大的动作,那样很容易摔倒,剑术为主、拳脚为辅的秦剑剑法在这样的环境里发挥不了平日的威力,而王天逸则是主要防守,他对李义前这样的人还真不想拼命,他又全是以剑法为主,身体运动幅度并不大,在雨里反而成了以逸待劳、以长攻短的局面。

李义前实在忍不住了,他发动了绝招,打算不管对方死活了。他长剑一摆打开了王天逸的剑,抓住这一瞬间的时机,全身冲前,只有左腿蹬在地上发力,右腿前踹王天逸左腿膝盖,左手猛的抓住了自己右手手腕,两手一起发力,他的长剑马上从横着变成了剑尖直对王天逸咽喉,然后直刺过去。这招是秦剑门的绝招之一“翻天覆地”,从上下两路齐攻对方,凶猛的长剑刺喉既可以杀敌,也可以吸引对方的注意力,敌人若是一味避开喉头长剑,那么他的左膝就会被踢碎,若敌人要避开左膝那一记飞踹,则必然中剑。此招虽然厉害,只是因为整个身体前冲,只有左脚蹬在地上,这需要很高的身体平衡,在雨里湿滑的地上使用是非常危险的,但李义前顾不了那么多了,他心里现在只有他的面子和秦剑门的面子。

王天逸大惊,刚才和李义前过招的时候,他念李孝先的侠义和李义前的公平,只是防守,因为他和丁三唐博他们打的多了,防守李义前的快攻倒是游刃有余,倒还真没有全力以赴,现在面对李义前这样危险的招式,王天逸情急之下无暇多想,也是全力发剑了,他本来剑练的就快,而且是单手握剑,速度比李义前的双手剑自然要快许多,后发而先至,眼看就要先洞穿李义前的喉咙。

但是王天逸没有把此招使实,他脑海里瞬间浮现出李孝先、章高蝉的影子,在长剑快击中李义前的时候,他用力手腕下压,他的剑尖划了一段小小的弧线,偏离了李义前的喉咙,只在李义前的肩膀上擦出了一道血花。

李义前的“翻天覆地”还没用完,就见到对方凶猛的和自己的对攻过来,速度居然比刚才快了很多,眨眼间就到了自己喉咙。只要是人,谁面对死亡都会犹豫的,李义前也不能例外,他也从来没想过和这个人同归于尽,惊骇莫名的他,身形不可避免的一滞,这个时候左肩一阵剧痛,身体的平衡感没有了,蹬在地上发力的左脚马上在泥地上打滑了,整个人一下子摔倒在泥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