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页

那老者将棋子收起来,而后叹息道:“礼法人情,是这世间大道。道长你将之尽数弃去,却有没好的法子去填补,恰如人被抽去骨骼,有此结果,也不出奇。”

张中与这老者交情极深,听其直斥己非,也不气恼,而是苦笑道:“这大半年,你每天都要嘲讽我几句,也不觉厌?”

他又对赵禹介绍道:“这一位,便是徽州士林中极富名望的枫林先生朱升。”

听到介绍,赵禹脸色一变,连忙作揖行礼。他今次南下,滁州知府叶琛曾向他力荐朱升,言道此老不止学问精湛,智谋更是出众,得之相助,皖南方可大定。赵禹原本就打算去拜见此人,不意在此间相遇,自然要以礼相待。

朱升也拱手为礼,笑道:“总管之名,威震皖南,老朽也心仰已久。”

赵禹暂时压下心中的失意,与朱升交谈请教起来。

夜幕将至时,朱升家人来接他。赵禹亲自将之送出山谷,并约定改日拜访,才挥手作别。

回到谷中,张中对赵禹说道:“当年在武安我邀你来船山,便是想要你瞧一瞧此间情形,日后统兵牧民心中要有主张,勿要受教中那些教条说辞影响犯了和我一般的错误。而今既然已经等到了你,我也该离开此地了。”

赵禹瞧张中神色虽平静,但语气却意兴阑珊,显然此间事对他打击颇大。他也不知该如何劝慰,便说道:“道长既然已经心生去意,不若随我一起回滁州?”

张中摇头道:“还是算了吧,我半生心血荒废,眼下心灰意懒之际,纵使去了滁州也难帮上你。而且你眼下气候已成,身边正不需要别人掣肘。我准备去浙西瞧一瞧,本教的教条还是能鼓动一些人心,招揽一些有识之士,也算是助你一臂之力。”

第116章 天鹰阻途阋于墙

船山一行,赵禹并非全无收获。

他从张中口中得知,五散人已经渐渐向自己倾斜,准备将明教的大业寄托在自己身上。这对赵禹的帮助是巨大的,五散人虽不能带来太多实质帮助,但对其声望的累积却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彭和尚一手拉起的湖广红巾军眼下势头正猛,若能和滁州保持一种同步的默契,对他经营长江水道的打算助益颇多。

另一个收获,则是征辟朱升到总管府。此老在皖南士林中拥有无可比拟的影响力,一旦归附,原本对明教保持敬而远之姿态的皖南士绅也渐渐靠拢过来,给赵禹提供了一个安定的后方大基地,可以进行下一步对集庆的图谋,备战采石。

拿下皖南,赵禹所部在江南的势力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战略上已经有了图谋整个江南的底气。不过他并未目空一切一脚踏入江南泥潭,而是采纳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提议,继续韬光养晦,保持一个超然的姿态。

北地的反元形势也有了大的改变,刘福通占据河南大部,正式提出“复宋”的口号,一时风头无两,成为各地红巾军名义上共奉之主。而张士诚在高邮则一举击溃元人数十万大军,占领苏松大片丰腴之地,进位吴王,颇有势不可挡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