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页

“张无忌,你活着还有什么用处?因为你,整个正道武林都遭受了灭顶之灾!不若就此死了,一了百了!”

心中泛起这个念头,张无忌将心一横,一步步颤颤巍巍走向崖边。既然已经生出死志,张无忌的思绪渐渐发散开,并不悠长的一生诸多记忆深刻的画面一一在脑海中闪现出来:年幼时在冰火岛上虽然清贫但却快乐的生活,太师父殚精竭虑为自己医治寒毒每每在夜深人静时扼腕叹息,胡青牛胡医仙虽然冷漠但却悉心教导自己的医术……

将死之时,这一生回味起来,自有不同滋味。张无忌才蓦地发现,原来自己除了在冰火岛上的童年,这一生过得最安闲快乐的时光,便是寒毒消除后自己在滁州那段岁月!没有了病痛的折磨,也不必为任何事情烦忧,每天跟着胡先生学习医术或者诊治那些伤痛的穷苦人,日子过得很充实,也很踏实……

他的一只脚已经迈出石坪,心中却陡然涌起一个念头:若自己一直留在滁州,天下人都以为自己已经死了,平平淡淡过上一生,又哪里会落到眼前这一步?

这念头一旦出现在脑海中,便顽固得难以按捺下去。张无忌甩手给了自己一个耳光,似是为了说服自己,大声吼道:“张无忌你要清楚,魔君肯收留你,只是为了利用你来对付太师父和武当派!他这个口蜜腹剑、阴险毒辣的小人,哪里会真心包庇你!”

口中虽然这般喊着,在滁州那安闲踏实的感觉却一遍一遍涌上心头。他最终不再抗拒,转而仔细回味起来,只在心中安慰自己,反正都是将死之人,心中再想些什么,又有什么干系。

只要再往前一步,张无忌就会跌落悬崖,彻底离开这伤心世界。他心中不由得想到,若自己真的死了,又有哪些人会为了自己伤心欲绝?

这个问题,早在西域他萌生死志时便已经考虑过一遍,如今再想起来,却有另一番感触滋味。他突然想到了周芷若,这个来自汉水河畔,身世凄楚令人禁不住就想要守护的少女,若是她听到了自己的死讯,又会有什么感想?

她或者也会感到一些失落,不过很快就会忘了吧?这少女的眼里心里只有魔君一个人,自己那般殷切相劝,她仍执迷不悟。或许真的只有被魔君始乱终弃的伤害,才会记起自己先前的苦苦相劝,才会因为误会自己而再也没有机会当面道歉而从内心里感到难过……

这般一想,张无忌心中倒泛起一丝报复的快感。这种念头,若在平时是断断不会出现在张无忌脑海中的,只是眼下人之将死,思绪难免变得偏激起来。

不悔妹妹应该也会伤心,她是这世上难得与自己投契之人,只是受了父母的连累不为正道武林所容。魔君倒行逆施,明教早晚会被带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到时候,只怕不悔妹妹也难独善其身!

想到这里,张无忌不由变得焦虑起来。他不怕死,只是不忍心瞧着那些他所在意的人受苦。一想到杨不悔将会因受到魔君的连累而变得悲惨无比,他心中死志都消褪许多,牙关紧咬,暗暗下定决心道:自己不能死,一定要留这有用之身,不让这种事情发生!

这般一想,张无忌本来迈出的步子再次收回来,决定勇敢去面对太师父,承认自己的错误,而后再作计较。

张无忌正抽身退回石坪,忽听到山峦间想起太师父张三丰浑厚略显急促的声音:“无忌,你在哪里?”

听到太师傅急促的语调呼唤,张无忌益发羞愧悲伤。自己有了这样严重的失误,太师父仍不放弃自己,这般关心,若自己真就这般寻死了,怎么能对得起太师父!

他连忙往声音传来的方向跑去,同时大声应道:“太师父,我在这里!”

待见到面上犹存泪痕的张无忌,张三丰才放下心来。山下发生的事情他已经晓得,真怕张无忌愧疚难当一时接受不了,这才急匆匆出门寻找。他将张无忌拉到身边来,温声道:“山下的事情,我已经知道了。做事情哪有一帆风顺毫无波折的,你不要因此太过内疚,最要紧要不屈不挠,一定要把事情做好。便说咱们武当派,过往武林中哪有这个名号,如今在江湖上却也无人不知。更有年纪与你一样的魔君那年轻人,无忌你还记不记得?咱们初见他时,不过也只是个性情有些莽撞,在江湖上无名无号的寻常小子,如今这样一幅偌大名声和局面,都是一点一滴累积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