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页

韦一笑坐在一边,一脸笑意道:“每次与教主出门做事,当真令人畅快得很。明明头脑清晰,甚至比寻常人还要聪明的对手,只听教主讲上几句,明明是假的东西,也全都信之不疑,变成提线木偶一般。”

“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赵禹抿一口酒笑道:“或真或假,对人们而言并不甚重要。他们只乐得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若能摸透此人心中所想,投其所好,倒也不需要用什么手段,他自己便先将理智给蒙蔽了。”

韦一笑听到这话,顿觉兴致盎然,当真摆出一副讨教的姿态,问道:“那要怎样才能瞧清楚人心里在想什么呢?”

赵禹竖起手指,微笑道:“蝠王这般问,倒让我想起前朝流传的一桩文墨趣事。讲的是东京大相国寺里墙壁上有一首诗‘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里边藏;谁能跳出圈外头,不活百岁寿也长。’人这一生,诸多陋习,可供人去咂摸利用,大半也脱不出这酒色财气四类了。”

杨逍虽然久在江湖厮混,对士林间的一些趣事倒也了解颇多,听到这里便笑道:“这酒色财气倒也未必不能破解,大苏学士便有诗应‘饮酒不醉是英豪,恋色不迷最为高;不义之财不可取,有气不生气自消。’可见,教主要凭这四字诀算尽天下人,却也有失偏颇。”

韦一笑文墨粗通,自是没本领以士林趣事与这两人应和,听得一头雾水之余,也禁不住皱眉道:“怎么就从算计人的窍门转到了这些酸腐故事上?”

杨逍说道:“蝠王,教主引这典故,意思便是说这种事情能否悟得通透,全在你一心之间,却无旁的窍门可讲。这一件典故里,第一首诗出自和尚之手,规劝味道太浓,未免就有些危言耸听。而第二首诗出自生性豁达的大苏学士之手,自然便有些洒脱不拘。其后尚有两首诗,一者是治世的能臣王安石相公,一者是那位神宗皇帝。同样一个问题,四个人皆有不同看法。所以说,对对错错,真真假假,当真不算太重要。”

杨逍这一番话,令得韦一笑益发迷惘,还待要开口发问,一边的赵禹已经摆摆手轻呼道:“且不要多说,他们似乎要闹起来了。正好借着这一件事情,瞧瞧这朴大宝是否真的色厉内荏一个脓包,鞑子朝廷这帝党和太子党,关系是否真的严峻到即刻兵戎相见的地步。”

第323章 仙姬芳踪可罢战

朴大宝气势汹汹下楼来,心中自是羞恼无比。

大都虽然繁华无比,但权贵子弟们娱乐消遣之处,不过只有区区几个地方而已。所以,虽然许多人彼此之间关系并不甚融洽,但却也难免时有相见。以往朴大宝与这几人之间遇见了,也难免会有争执暗斗,彼此之间互有胜负。纵使输了一筹半招,也能将怒气强忍下来,留待日后再讨回来。

可是今天,朴大宝一方面在新朋友面前显摆风光的念头不能如愿,一方面听了赵禹那一番话后,益发觉得这种日子不是自己想要过的。他来大都,全为的享受风光人生,却非一味忍气吞声,委曲求全!

如此种种,他益发不能忍受眼前半点委屈!

下楼之后,他虽然满腔怒火,却还没有完全失了理智,先吩咐身边小厮将留在外间广场上的青龙派一干手下唤过来,而后才大摇大摆走到博罗帖木儿那所跨院门前,待听到阁楼上隐隐传来丝竹之声并嬉笑声,神情益发羞恼,当下便在门前大吼道:“老子先来一步,尚在独守空房,这里怎么先来了歌姬!管事的在哪里?速速给我滚出来!”

此地本来甚为幽静,朴大宝这一声大吼顿时引得许多正在阁楼中享乐之人探出头观望。有一些人认出了朴大宝这恶名传遍大都的恶棍,不想惹祸上身,便忙不迭缩回头去。而另有一些人,平素便与朴大宝臭味相投,或是正打算投靠到朴大宝的靠山朴不花麾下,便纷纷走上前来予以声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