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页

落日风雷[校对版] XVLEII 2916 字 2023-03-20

天赐老脸一沉,说道:“不许多问。记住!今后不要再叫我大哥,要恭恭敬敬称我一声‘老神仙’,胆敢嬉皮笑脸,严惩不贷。”小薇嘻笑如故,说道:“你算什么老神仙,我看是假神仙,骗吃骗喝的老杂毛,害得我们姐妹也成了小杂毛。扮什么不好,偏偏要扮道士,清规戒律,烦也烦死了。”

天赐笑道:“说的好!贫道正是一个骗吃骗喝的老杂毛,不骗平民百姓,专骗帝王将相。清规戒律在人前是要守的,背地里吗,嘿嘿!鬼才理它。老神仙三字是别人叫的,你们两个算是贫道的徒儿,叫一声师父就可以了。”

小薇眼珠一转,笑道:“师父这个称呼勉强可以考虑。不过,你这个师父可不能白当,压箱底的本事,包括易容术,只要咱们姐妹想学,一概不许藏私。”天赐笑斥道:“无礼!当徒弟要有当徒弟的样子,教不教为师自有计较。”笑声中三人飘然而去。

京师地处幽燕,北拒燕山,西倚太行,东临大海,南镇中原,形势之雄,甲于天下。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这些在易水河边长大的古燕国子孙,秉承了先人豪迈刚烈,崇武尚义的风骨,虽经历代变迁犹未泯灭。拱卫京师的数十万官军多为燕赵子弟,勇猛强悍,能与塞外胡骑相抗的也只有这些燕赵子弟兵。本朝定都与幽燕,概缘于此。

中国形势,大致有“富在东南,险在西北”之说。又云无东南之富无以化西北之险。自从隋炀帝心血来潮,开凿出大运河之日起,这条运河就成为一条贯穿南北的血脉。每年都有数以亿万计的财富沿着这条血脉从东南各地运往京师,粮米、金银、织物、珍玩、美女,不一而足,供京师的达官贵人们挥霍,一条河不知融注了多少庶民百姓的辛酸。

京师城周六十里,由外而内分为外城、内城、皇城和紫禁城,九重城阙,护卫着深宫中的巍巍帝君。可如今血脉断了,帝君的龙座也遥遥欲倒。虽有金城汤池之固,燕赵士马之雄,只怕也难以保全了。

紫禁城是京师的中心,前半部以三大殿为主,是皇帝处理政务,聚会朝臣之处,后半部以乾清交泰坤宁三宫为主,散布着大大小小数十座宫殿,是皇帝与众妃嫔的居所,臣民们的禁地。紫禁城外是皇城,分部着六部九卿各级官衙,是朝廷政务的中枢,管理南七北六十三省的大小官吏。从这里发出的各种政令左右着普天下亿万庶民的悲喜祸福,而当无力左右之时,就是这个王朝走向没落之日。

皇城之外的内城外城则是平民百姓的天下。薄暮时分,华灯初上,酒肆饭庄林立的正阳门外肉市街行人如潮,摩肩接踵,各店铺生意都十分兴隆。在这里没有高下贵贱之分,只要囊中有金有银,就可以大快朵颐。酒客之中也不乏微服出游的达官显贵,王孙公子。来的次数多了,店家认出身份来历,也一概不称官衔爵位,只以某某爷呼之。反正有钱的就是衣食父母,大家一视同仁。话又说回来,京里的大官多如牛毛,想巴结也巴结不过来。

肉市街上的正阳楼以涮羊肉烤羊肉名播京师,现在正值用餐时间,楼中高朋满座,肉香酒香四溢。楼门口那店伙迎来送往,乐得合不拢嘴。酒楼生意兴隆,东家发大财,手下的伙计也跟着发小财。几年下来积攒百八十两银子,讨个白白净净的媳妇,生个白白胖胖的儿子,应当不成问题。

店伙正在做他的白日梦,却被停在他面前的三位食客惊醒了。那三人是一个须发皆白,满面红光的老道士,身后跟着两个眉清目秀的小道童。那老道士问道:“店家,楼上有空座吗?”店伙脱口道:“有,您老请进。”其实这只是套语,不论楼上有没有空座,他都会先把老道士让进去。一转念又补上一句:“道长,咱正阳楼不卖素斋。”

老道士笑道:“正阳楼当然不卖素斋,贫道也不是来吃素斋的。前面带路。”店伙心想:“这老杂毛派头不小,说不定是宫里来的。我可得留神点,不能得罪了。”皇帝宠任方士,京里无人不知。当下这店伙恭恭敬敬将老道士三人引上楼,安排酒馔,伺候得殷勤周到,细致入微。

楼上众食客中有一位商贾模样的矮胖老者,不经意地向这边一瞟,看清老者的面容,不由得目光陡亮。离座而起,上前一揖到地,说道:“老朽费朱,见过仙长。”

老道士抬起头,一看这费朱,心想:“肥猪?果然人如其名。”捻着颌下的白胡子,笑道:“古有陶朱,今有费朱,好名字!恕贫道眼拙,先生是……?”费朱道:“仙长固然不识得老朽,老朽却识得仙长金面。仙长悬壶济世,神医赛华佗之名传遍京师。不久前仙长妙手回春,治愈犬子多年顽症,老朽几次欲登门拜谢,都被两位仙童所阻。今日得遇仙长,三生有幸,三生有幸!”老道士笑道:“原来如此。贫道无暇应酬,怠慢了先生,失礼,失礼!”

楼上众食客顿时骚动起来,争睹神医赛华佗的风采,其中不乏亲人友人蒙老道士施术治愈者,一齐上前称谢。那店伙眼睛直了,心想:“原来这老道士是神医赛华佗妙徼仙长,不是宫里出来的妖道。”飞也似奔入后宅去禀报东家。

不问可知,这位老道士正是天赐假扮的。他与小蔷小薇进京之后,在正阳门外赁了一处店面,行医救人。天赐虽不通医术,但在沧海书阁曾浏览过不少医书,再加上小蔷小薇家学渊博。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何况三人再不济也比臭皮匠强些,小灾小病,不在话下,就算遇到疑难杂症,往往也能药到病除,不出三月便名动京师。行医并非天赐本意,只是借此传名,谋求晋身之阶。眼见多日苦心颇有收获,天赐心中大慰。

这时那店伙引着酒楼的东家来了。这位东家的老妻身患痼疾,缠绵床第多年。不久前登门求诊,天赐几剂汤药下去,霍然而愈。如今听说神医光临,特来道谢。命店伙重整杯盘,再上醇酒,陪坐一旁,亲自把盏,左一句老神仙,右一句老仙长,极尽殷勤之意。

忽听楼梯口靴声橐橐,有人疾步登楼。那是两名身材魁梧的军官,服饰鲜明,腰挎佩刀,傲气十足,一上楼就大叫道:“哪一位是妙徼道长,咱们有事找你。”